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成都甘孜共谱友谊乐章 多维度创新帮扶举措

成都日报    2015年12月21日

  锦江区用“政府资金促民生,社会资金促发展”的援助模式,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唐卡和雪域俄色茶产业发展;成华区创新援助理念,以打造“甲居藏寨”为突破口,帮助丹巴县生态旅游产业做大做强;高新区援建德格县“中藏药材驯养基地”,通过招工用人、股本分红、保底统购等形式拓宽当地农牧民增收渠道……近年来,我市对口支援甘孜州10县多维度创新举措,不仅助力当地发展收获了累累果实,也与甘孜群众共同谱写了深情厚谊的乐章。而随着昨日,成都市与甘孜州在蓉签订对口帮扶、区域合作和共建成甘工业园区合作协议,更是给成都和甘孜的携手共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市对口支援甘孜州10县

截至6月划入共管账户援助资金达8.72亿

  力争一年见起色,村民人均收入实现翻番;三年大变样,村庄建设、产业培育、基层治理、乡村风气取得长足发展,村民如期脱贫,将拖坝村建设成为全省对口援藏联系点中变化最大、成效最好的示范样板……这是市扶贫办在对口帮扶甘孜县拖坝乡拖坝村作出的承诺。

 “在对口帮扶中,我们按照尊重当地群众意愿、藏区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的原则,在双方充分沟通、反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条件,形成了农业产业、住房、交通、水利、旅游、教育、卫生专项扶贫方案。”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那么在对口帮扶中拖坝村的发展变化中有了哪些亮色呢?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层治理帮扶的“切入口”在拖坝村是多维度的。通过道路水利建设、村貌改造和住房加固、设施蔬菜、青稞加工及乡村旅游,推进支医支教,推进藏区特色新村建设;着力发展藏区特色的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初步形成以乡村公共服务中心、拖坝组团、祝西隆组团、色朵组团为基础的“一心三组团”空间结构,打造具有地域传统风貌特色的“古道藏乡拖坝村,红军会师幸福家”……在拖坝村,这些都将在帮扶共建中慢慢变成“实景图”。

  当然,在我市对甘孜州的对口帮扶中,拖坝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只是一个缩影。根据2012年省委、省政府作出的第一轮五年(2012-2016年)对口支援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市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温江、双流、郫县和成都高新区,分别对口支援了甘孜州10个县。而截至2015年6月,我市按照10个区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0.5%的标准,将8.72亿元援助资金足额划入共管账户。此外,成都市及10个援助区县在0.5%以外额外投入帮扶资金1.41亿元。

提升“造血”功能是关键

“十三五”帮扶规划预计本月底完成

  通过对口支援项目,支持甘孜州发展壮大特色旅游、藏区农牧业、特色加工业等藏区优势产业;开展联合招商、引导成都企业到对口支援地区投资,以重点产业发展项目为载体,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发挥成都产业、信息、物流、市场优势,加快规划建设成甘工业园区,努力打造“飞地园区”新样板……成都帮扶甘孜,大力推进甘孜州实现自身的“造血”功能成为关键。

  记者了解到,在对口帮扶甘孜州10县的过程中,我市秉持了产业援助项目化,在坚持“输血”援藏的同时,更加注重借助市场化手段“造血”兴藏,努力增强藏区自我发展能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丹巴县,成华区创新援助理念,以打造“甲居藏寨”为突破口,用8000万元政府援建资金,撬动川旅集团等投入近20亿元参与丹巴县旅游发展,帮助做强做大生态旅游产业。

  龙泉驿区帮助甘孜县成立“城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时解决融资2亿元,实施代建项目15个,项目资金总额1.54亿元。这是我市援助过程中坚持资金援助市场化的生动实践,通过充分发挥政府资金“保基本、兜底线”作用,探索“政府资金主导、社会资金参与、自我融资补充”的资金援藏模式。

  对口帮扶,最终要将实惠落实在藏区群众的“腰包”,我市在对甘孜州10县的对口帮扶中,始终坚持惠民增收长效化。通过把援助项目实施与帮助藏区群众就业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产业支撑、项目带动、培训引导、补贴增收”四位一体就业增收长效机制。金牛区援建“石渠县市政道路改造”项目、高新区援建德格县“中藏药材驯养基地”……通过招工用人、股本分红、保底统购等形式拓宽当地农牧民增收渠道。据统计,四年来实施的对口援藏项目吸纳当地群众就业2.44万人次,促进人均增收2564元。

  是的,近年来,我市在对口帮扶中,多措并举,成效显著。那么,“十三五”期间,对口支援甘孜州10县,成都又将有哪些作法?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目前,市发改委正在牵头编制《成都市“十三五”期间对口帮扶甘孜州、甘孜县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截止到11月底,我市相关区县已完成10个对口帮扶县《规划》初稿,预计12月底能够正式完成。这将是我市“十三五”期间继续全力以赴做好甘孜州精准扶贫工作的航标和指引。

成甘工业园区落户邛崃

5年内打造成300亿产业园区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 鼓励共建“飞地产业园区”。

  昨日,成都市与甘孜州对口帮扶、区域合作和共建成甘工业园区合作协议正式签署。作为我市对口帮扶、精准扶贫甘孜的“旗舰”项目,也是两地共同打造的“飞地园区”典范和样板,酝酿已久的成甘工业园区建设正式提上日程。

  据了解,成甘工业园区选址在邛崃市境内,涵盖羊安、高埂、牟礼3个镇乡,紧邻羊安工业园区西侧,规划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实施2平方公里。

  邛崃市,地处川藏线“咽喉”,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配套完善的工业基础;甘孜州,地处四川省西部,拥有丰富的水能、地热、矿产、生物资源等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互补,两地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以“产业扶贫”推动实现甘孜“造血扶贫”,建设成甘工业园区不仅是我市加力加劲做好对口帮扶、精准扶贫甘孜工作,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重要举措,还将有力推进两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合作、优势互补,为两地加快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那么园区怎么建?在成甘工业园区具体开发建设的“线路图”上,明确标注了将按照“统一规划、产业分区、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原则,首先启动成甘工业园区起步区2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利用2年时间,完成起步区开发建设,园区初具规模;利用5年时间,即到2021年,将成甘工业园区打造成300亿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全省 “飞地园区”的样板和典范。而据了解,目前,该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方案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各项规划已全面启动,正在抓紧编制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业定位方面,成甘工业园区将引进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重点,将优先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积极发展轻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智能制造等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同时,还将积极承接广东省对口帮扶甘孜州的产业转移。

姚凯峰 本报记者 徐璨 李颖 黄燕

  • 上一篇:州委常委班子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 下一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