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手造孵化园让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红牛皮制作技艺:半个世纪的匠心传承

甘孜日报    2024年05月10日

县级非遗传承人旧波。

◎县融媒体中心 甘孜日报记者 李娅妮 文/图

“咯吱咯吱、叮当叮当……”5月7日,走进刚揭牌数日的甘孜县罗布林手造孵化园,一阵阵剪裁、敲击“混搭”的“手造声”,从一间名为“红牛皮工艺传习所”的工作室传出。

室内,传习所负责人、县级非遗传承人旧波正耐心指导着学徒裁料、定型。二人所处的工作台旁,一个个货柜上,制作精良、别具特色的皮具制品琳琅满目,而半成品红牛皮就静静躺在一隅。

家住甘孜县四通达乡塔拖村的旧波,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牧民。但拥有精湛巧思的制作技艺和淳朴执着的传承品质的他,使“红牛皮”这个名字在整个康北片区甚至不少涉藏地区家喻户晓。

一间传习所、一代手造人。1957年出生的他,时至今日,仍然沿袭着老辈人留下的传统技艺。旧波说,他从小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对红牛皮手艺产生了一种感情、一种爱好。

“机器做出来的东西冰冰凉,我们手工打造的更有温度!”旧波的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汉族同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跟随十八军由康北进藏时,因身负重伤,留在了途经的四通达乡,并在此娶妻安家。

其父手巧心灵,为了养家,将汉地工艺融入本土传统的皮革制造技艺中,一时间,红牛皮实用功能不仅不减,还极具美感装饰功能。十余岁起,旧波开始跟着父亲学习红牛皮及多种皮具的制作技艺。

可上手不多时,旧波还未得窥全貌,父亲不幸离世。他随即选择师从其父之徒继续学艺,坚定地要将这门手艺“接棒”传承下去。从生牛皮、半成品红牛皮再到成品皮具,一干便是五十多年。

在旧波眼中,每一张看似寻常的红牛皮都似有生命一般。在成为一件件生活生产用品、艺术摆件藏品之前,它们都经历了五道大工序、数十道小工序以及六十余天的时光锤炼。

“加工生产红牛皮的工序复杂,制作周期长,包括浸泡、脱毛、去脂、烟熏、铲皮层、上色等过程。”坚硬的牦牛皮才能在旧波的手中焕发新机,摇身一变成为货架上精美的藏靴、马鞭、背包等皮具制品。

多年来,在熟练掌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旧波还不断从邻近其他地区、日常生活生产中学习,创新缝纫方式、图案设计,寻找创造更多更好的实用技巧。现在,他制作的红牛皮制品已具自成体系的特征风格。

兼具实用和美观,一直是旧波执着追求着的。他始终坚信老手艺能做出好皮具,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他也强烈感受到传统技艺面临的冲击和困境。让他庆幸的是自己赶上了趟、搭上了车——

就在5月3日,甘孜县罗布林手造孵化园开园,而他有幸成为成功入驻的23户手工艺商家之一。“卖皮子皮具再不用到处奔波,更方便的是,能在这里直接制作,还有不少上门求教的年轻人!”旧波笑言。

提供舒适的手造环境、打开广阔的销售渠道、宣传传统的非遗技艺……在同旧波一样新入驻的手工艺商家看来,甘孜县委、县政府用心用情打造的这个创业平台,是创新实践更是有益探索。

作为全县打出的首张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名片,罗布林手造孵化园总投资746万元,占地2001平方米,配套建设产业致富车间1676平方米,开办民族服饰制作、民族饰品锻造、传统唐卡绘画、牛皮工艺加工、藏族手工刺绣5类手工艺传承学习所。

在功能明晰化、产业集聚化、文旅融合化的新天地里,旧波的手指与皮具仍在老手艺的交缠摩挲中砥砺,制作、加工、销售如今形成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他相信红牛皮同“东谷手造”品牌的名气会越来越大。

而现下,他认为亟待做的是,锤炼手艺、多收徒弟,带动更多感兴趣的人掌握技艺、促进增收。这又何尝不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写实镜头!

据悉,甘孜县从事红牛皮传统制作技艺的匠人仅9名;此前依托这些匠人,四通达乡成立了红牛皮加工生产合作社,年产红牛皮800余张,单价300至500元不等,主要销往拉萨、玉树等地。



  • 上一篇:秋加措:继承和弘扬藏族音乐是我的一份责任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xkbrw/99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