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格萨尔故地

甘孜日报    2021年11月12日

◎张春文

清晨,乘车从马尼干戈镇子往阿须草原,沿途的景色出奇的美。然而我却未能尽情欣赏这些秀丽而静穆的景致,因为面对同行的岑康玉女士而心中有种歉意,一路上都感到忐忑不安。她是为了引领我去阿须草原拜谒格萨尔故地,昨天晚上从德格县城驱车120公里赶到马尼干戈镇子上来的。这位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对于宣传弘扬格萨尔文化,真是熬费苦心了。

此前,她曾不止一次地在电话里对我说,格萨尔不仅是一个史诗人物,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他出生在阿须草原,少年时在打滚乡热火通等地放牧,成人后开始他的征战生涯,与其兄甲察建立起一支有30员大将数万兵力的军队。长期征战于甘孜各地及青海南部和西藏东部,以武力统一了100多个部落和邦国,建立了强大的岭国,在各地都留有遗迹。到了德格,应该去看看格萨尔遗迹。现在,在汽车的轰鸣中,她又如数家宝地向我介绍了格萨尔的遗址遗迹。她说,随着格萨尔文化研究的深入,格萨尔和他的爱妃及勇将们在甘孜各地留下的遗址遗迹都一一被发现并确认,仅德格县境内就有近200处,其中龚垭乡有10余处,俄支乡和阿须乡分别有数10处之多,这些遗迹中最著名的,有岭国古都遗迹、爱妃森姜珠牡官寨遗迹、甲察王古都遗迹等。她告诉我,众多古迹中最为重要的当数格萨尔故地,虽然关于格萨尔王的传说故事中不乏穿凿附会,但格萨尔出生于阿须草原吉苏雅格康多的说法,是国内外众多藏学专家、“格”学专家所公认的。

汽车颠簸了近四个小时,终于来到雅砻江畔的阿须草原。放眼望去,这个四山环抱的阔坝,草木盛旺,风光旖旎,有两条河流分别从东边和北边山中逶迤而来,在坝子中央交融汇合后又向西南逶迤而去。坝子西侧有村寨、寺庙,东侧就是吉苏雅格康多,后依峻岭,前傍溪流,面对山梁。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曾这样描绘了格萨尔的出生地:“要说觉如的出身地/两水交汇潺潺响/两岩相对如箭羽/两个草坪如铺毡/前山大鹏凝布窝/后山青岩碧玉峰/左山如同母虎吼/右山矛峰是红岩/”。史诗的描绘与眼前所见地貌和环境完全吻合。就连格萨尔诞生于青蛙巨石边的说法,这里也确有佐证——草坝北侧确有一块巨石形若青蛙,巨石边有一堆圆形嘛呢石堆,中间竖着一根嘛呢旗杆。据说这是格萨尔降生时,母亲为他埋藏胎衣的地方,早先这里长着一棵大树,树枯死后,当地群众在此堆起嘛呢石以表示对英雄的崇敬。岑康玉告诉我,阿须乡境内,兄巴五部落的群众对格萨尔最崇敬,每年藏历5月15日煨桑节或其他节日及举行大型佛事活动和赛马时,都聚集一起,高举印有格萨尔征战画像的五彩旗,按传统走马布阵,围绕煨桑台转三圈,之后还要举行跳演格萨尔藏戏活动。

草坝中央赫然入目的是一尊格萨尔全身塑像,铜质,高十余米,身着战袍铠甲,背插旗帜,手持宝刀,胯骑战马,是飞奔驰骋的定格。塑像形神粗犷潇洒,与史诗中勇猛善战、足谋多智、意志坚定、不畏强暴、一身浩然正气的英雄形象完全吻合。这尊重达3.6吨的铜像是由社会各界捐资,于2003年塑造成功,同年8月23日举行落成典礼时,有上万群众及众多海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加。

铜像东北数十米处坐落着格萨尔纪念馆,这是幢红墙平顶的二层藏式建筑,前面连接着一个院墙环围的院子。据岑康玉介绍,清朝以前,这里曾有一座纪念塔,格萨尔后裔、岭冲土司翁青友加执政时期,即清道光年间,这里曾建有格萨尔家庙,并保存有格萨尔及其大将们的遗物,有兵器、战服、袈裟等文物上千件,其中有格萨尔使用过的刀、矛、盾、弓、剑、盔甲以及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生活用具和一枚象牙图章,共十余件。1966年“文化大革命”,庙宇被毁,这些珍贵文物也流失了。到上世纪80年代末,县上开始筹划复建格萨尔纪念馆,在巴伽活佛等人的努力下,历经十年,于1999年建成了这座纪念馆。

我们来到纪念馆门口,一位年轻僧人打开大门,引我们穿过庭园进了纪念馆大厅。也许是由于财力所限,纪念馆大厅修建的并不宽敞,所有塑像只好密挤排列。迎面挺立着格萨尔乘骑骏马的全身像,身穿铠甲,手持宝刀,与铜像的创意和造型近似。不同的是身后有一个大圆盘,内塑大鹏、青龙、白狮、红虎狼等13种喂马战神。正中靠墙左右方塑有岭国最尊崇的12位大佛和圣者。左右分别有20尊坐像,是格萨尔的管家和战将。正中右方和左方站立着格萨尔的八位爱妃。大厅左右侧墙边神龛上,塑有释迦牟尼在世时因传播佛教思想而闻名于世的80位大成就者。所有塑像的造型与所持器物均与史诗中的描绘相吻合,大小比例与真人相似。

参观结束,走出纪念馆,我们又依恋不舍地在格萨尔铜像旁的草地上徜徉。这时,从纪念馆二楼护神堂里隐隐地传来颂经的声音,舒缓而悠扬,在寂静的草地上轻轻地回荡。





  • 上一篇:苞谷洋芋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xkbrw/7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