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土木建造

甘孜日报    2021年10月29日

◎汤勇 潘敏

白玉县民居

白玉,藏语音译;白,即吉祥盛德之意;玉,即地域或地方;因地形形成吉祥的图案,盛德的处所,故名。其地理位置北接甘孜、德格两县,东邻新龙县,南倚巴塘、理塘两县,西与西藏贡觉、江达两县相望,总面积达1.06万平方公里。东汉时期系白狼国夷地;隋为附国所属婢药部落,曾慕义内附;唐属吐蕃;宋属岭国;元初归附中央王朝,置“亦思马儿甘军民万户府”于沙马,设“奔不儿亦思刚百户”于河坡;明代在昌台设招讨司,属朵甘卫行都指挥使司,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后渐为德格土司所辖;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改土归流,置麻陇设治局;宣统二年(1910年),改置白玉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称白玉县,隶属川边特别行政区;民国七年(1918年)被藏军占领后划属西藏,历时14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归属西康,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白玉县民房建筑,从结构和类型上分,大致有五种,除了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牛毛帐篷外,还包括泥墙平顶房、崩科平顶房、青瓦屋面崩科房、复合式碉房等四种;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复合式碉房。

复合式碉房,白玉山岩乡民房建筑多为此。受父系血缘的“戈巴”组织维系,“戈巴”间常相械斗,因此以各个“戈巴”为据点,形成聚落。聚落通常大的十余户,小的三五户,一幢一幢紧相连接,组成复合式碉房。这类建筑一般采用依山就势、由点而高、面高为体的空间组合法,具有完备的防御体系。碉房墙身高耸,一门进出,上层相互连接,户户相通,顶层延伸外出,多不封死。也有的傍水而建,四周坚实的泥墙厚达1米以上,直至顶层,每层墙的四壁都开有内大外小的窗眼。碉房不管住有多少户,只在二层处开一道大门进出。它的特点是挺拔高峻,墙厚壁坚,且各户连接,来去自如,对于瞭望敌情、协同作战、或攻或守均十分有利。可以说,平时它是“戈巴”团结统一的象征,战时又是极为坚固的堡垒。由于户户相通,形成聚落群,现测量条件暂不成熟。

白玉县河坡乡先锋村民居

被誉为“格萨尔王兵器部落”的白玉县河坡乡,以金属锻造技艺最负盛名。当地的藏族金属手工技艺的生产和发展已有数百年历史。由于手工技艺的发达,在建筑上也能够表现出他们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其建筑外部装饰及建造上几乎都是亲自绘画或雕刻而成。此次采集的民居建筑是几经选择之后,最后定在河坡乡先锋村泽仁家。通过与主人交流得知,此建筑在原来住房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但基本保持当地传统民居样式。建筑主体共有四层,体量较大。下半部分外墙夯土而成,三四层多为崩科建筑。民居的屋檐、门窗、板壁装饰都十分精美细致,雕刻色彩也有当地的特色。其使用功能最大的不同在于,每家每户都有一间金属手工艺作坊。



  • 上一篇:捡柴
  • 下一篇:柴门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xkbrw/7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