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文物古迹荟萃之地——佛耳崖

甘孜日报    2020年08月06日

   ◎董祖信

   冷边周土司(瓦部藏族)与沈边余土司(蒙古族)的天然分界线——佛耳崖,前临大渡河,后倚邛崃西山的隆起部分。壁立千仞,陡峭异常;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崖槽壁陡,寸草不生。以北为冷边土司辖地;以南属沈边土司领地。

   “佛耳崖之开凿,大约在永乐至嘉庆年间。永乐以前,由化林坪经沈村渡河入磨西面,为黎州入康之唯一大路,不经冷碛。当时之冷碛,应只有越山小路以通沈村耳。”(任乃强《泸定导游》)永乐以后,肥沃的冷碛台地大面积开垦,人口增多,交通闭塞,便开凿了经佛耳崖到沈村的小路。

   由于崖道奇险,触目惊心,“好事者镌刻佛像、碑文于其间。……凿崖插木,建观音小庙于壁上。……舆夫苦力,畏此险途,莫不虔叩默祷以去。”于是香火旺盛,小庙清油孤灯,长年不熄,冷碛夜见悬崖之上的一星灯火,谓之曰:“佛耳神灯”,后成“泸定八景”之一。

   万历元年(1573年),明王朝为了掠夺僰人财富,派遣大量军队,要将僰人斩尽杀绝。由于力量悬殊太大,一向热情爽朗、勇敢强悍的僰族人,抵挡不着朝廷的围剿和追杀,纷纷窜匿于云、贵、川三省边境的茫茫大山之中。据说投降者,无一幸免。有的竟从川东珙县一带,逃到了大渡河岸沈边土司辖区内幸存下来,把他们悬棺葬的风俗也带到了今天的泸定。佛耳崖凹岩险处的悬棺就是他们的杰作。悬棺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基本腐朽,略有移位,但仍清晰可见。

   佛耳崖除了“僰人悬棺”外,还有魁巫(今德威乡奎武村)信番(信奉佛教的藏族)那期,修木瓜沟廊桥和维修加宽佛耳崖险道留下的“摩崖石刻”和“万历残碑”。清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初四日,(1706年5月15日)泸定桥建成后,运茶背夫从沈村田坝上贾多坪,过佛耳崖,经冷碛、挖角、大坝到安乐坝过泸定桥,合河西原茶马古道去打箭炉。这时,明代的佛耳崖古道,又变成了茶马古道(已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上永乐以后凿崖插木修建的古庙(今名“佛音寺”),已经“五古”具备,于是便用了前面的标题。

  • 上一篇:岭葱家族的衰落
  • 下一篇:我们的康定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