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我们的康定情歌

甘孜日报    2020年05月29日

  ◎郭昌平

  这一次宋方信老师说得就更具体了,他专门写了一篇《两情依依情歌荡锦江》的文章来介绍。这篇文章的署名是:粟光明口述,宋方信执笔。由于这篇文章没有在报纸上刊发出来,所以我在这里作转录:

  “《康定情歌》是一首溜溜歌,每句歌词有‘溜溜’是一大特色。笔者知道还有一首湘西民歌叫《溜溜歌》,每半句歌词有一个‘溜溜’,多半是漂亮、美丽的意思。李家溜溜的大姐就是李家美丽的大姐。有少数‘溜溜’二字是衬字,即衬托声音,唱起来给人婉转、圆润之感,且有特色,有别趣。如湘西民歌:‘砍柴同上吆溜溜,一座溜溜的山;撑船同行吆溜溜,一条溜溜的河’。这两句歌词中,每句的前一个‘溜溜’是美丽之意,即‘一座美丽的山,一条美丽的河’。大巴山与湘西山区紧相连接,李天禄年轻时不仅会唱巴山小调,也许湘西民歌也略知一二,因此,他创作‘跑马溜溜的山上’,不仅借鉴了巴山优美的民歌小调,而且,直接采用了湘西‘溜溜歌’的形式。

  关于情歌的传唱原因。解放前这首情歌为什么没有从宣汉马渡乡流出来,而从康定流传遍全中国呢?这原因是复杂的。李天禄大学毕业后回乡既与赵莲芝结婚,长期与母亲关系紧张,又背出身不好的包袱,可想而知,心情郁闷的李天禄,实在没有心思唱情歌了。他在宣汉城不唱,在马渡乡百丈村不唱,就无人传唱了。李大姐回康定后完全是两样,她睹物思人,心情郁闷,就天天跑到康定河边,跑马山上大唱特唱这首情歌。及有凑巧,这一唱感动了康定的年青学生戴爱莲,正巧戴爱莲在这方面又很有修养和水平,于是记录下词曲,带出西康,广为传之。我敢说这首情歌如果没有戴爱莲记录和传唱,可能至今还不为人所知。

  半个多世纪以来,历史上美丽的一页,无意中被曲解了,涂改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啊!今天我们有此机会揭开《康定情歌》之迷,还历史美丽的本来面目,我想,长眠九泉的李天禄校友、李大姐校友也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在这里我们要感谢艺术家戴爱莲,大学生粟文明,还要感谢宣汉县马渡乡那位不知姓名的老人,是他们站出来大声说:优美的《康定情歌》最先是从四川大学校园里飘飞起来的,它从锦江之滨传唱到蜀水巴山,传唱到全中国,全世界!”

  这篇洋洋洒洒三千多字的文章,是宋方信老师写给我们的稿件,我们当时没有刊载,是因为觉得这篇稿子还有一些地方值得考证。比如说,戴爱莲就从来就没有在康定读过书,她只是曾到康定作过短时间的采风,学习藏族舞蹈,更没有用五天时间到河边去听“李大姐”唱歌。第二,这中间创了两个无头案,一个是女主人公“李大姐”到底是康定哪家的“李大姐”,无从证明。二是将这件事披露出来的老大爷,从一开始就无姓无名,根本无从考证。第三,后来这首歌又是怎样唱到全国、全世界的,没有说法。但是,为了说清宣汉县的相关人员是怎样在找《康定情歌》作者一事的,我只有将这篇文章一字不变原文照录出来。

  在宋方信老师之后,宣汉县还有一位年过花甲的欧阳鹤龄老人,他对寻找《康定情歌》作者一事也极为关心。欧阳鹤龄是宣汉县一位民间艺人,已连任三届县政协委员。他一生酷爱书画、雕刻艺术,并在这方面颇有研究和造诣。1996年4月,听说《康定情歌》故乡的《甘孜报》出重金悬赏寻找《康定情歌》的词曲作者。当时的四川轻化工学院教授宋方信发表文章,提出《康定情歌》作者是宣汉人李依若的观点。

  于是,欧阳鹤龄从1996年起,便自费上万元,在女儿和女婿的陪同下,买来摄像机、照相机,走遍了宣汉、达县城乡,以及自贡、绵阳、富顺、成都、重庆乃至康定等地,广泛调查《康定情歌》的产生背景,确认《康定情歌》就是宣汉籍才子李依若的原创作品,而李依若本人就是歌里那位“张家溜溜的大哥”。

  2006年,他撰写了《宣汉的李依若 世界的康定情歌》一文,先后在《四川政协报》、《四川音乐》、以及文化传播网、百度网、网易等多家新闻媒体和网站发表,他在文章中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康定情歌》(以下简称‘情歌’)入选美国太空局‘世界最具代表性十首歌曲’,随着‘旅行者二号’太空船升空播放。九十年代后期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十首民歌之一。这全中国唯一的一首旋律优美、人人爱唱的民歌就这样唱红了康定,唱遍了全国,唱响了宇宙,被外国朋友自豪地称为‘《康定情歌》是我们的情歌!’全国、全川、特别是康定人民感到了无比的骄傲、自豪、震撼,是谁创作了如此优美的情歌?康定人一直感到是个谜。于是一九九六年四月的《甘孜报》在月末版悬赏万元寻找作者。一时《四川日报》和全国数十家媒体争相转载,寻找‘情歌’作者的信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关于作者的几种观点,数百份稿件像雪片似的飞向康定这个‘情歌’的故乡。其中有四川轻化工学院(现四川理工大学)的宋方信教授和自贡市的知名文化人熊仲文先生。他们经考据认为《康定情歌》的作者是宣汉的李依若。我非常激动和震撼,于是向宣汉县作协和文联的朋友们建议应该深入李依若的故乡马渡乡和县内外进行调查、取证,给宋、熊的论证予以配合响应。”

  • 上一篇:藏文《诗镜》的生命美学观
  • 下一篇:《贡嘎山》杂志开展“进校园”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