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泸定火烧子馍馍

甘孜日报    2019年12月20日

制作完成的火烧子馍馍。

陈群芳制作火烧子馍馍。

吃火烧子馍馍品家的味道。

    ◎肖宵

      泸定火烧子馍馍的传承

     茶自东来,马向西去,川藏茶马古道是一条承载藏、汉民族交流迁徙史的光影之路。从宋元至明清,从“雅州府”至“康巴地”,从高山峻岭到湍流大江,从“背二哥”到“骡马帮”,这条路上发生过的故事,蕴含着横断山脉地区多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从清朝康熙年间起,来往徙流的人们聚居于古道关隘——泸定化林坪,就地取材以古法烹调出易携带、抗饥饿、保存久的食物——“火烧子馍馍”。民国年间,化林盐水溪吴氏族人觅得水井处居住,制水磨、开磨房,做豆花儿为营生,经营者开创性的将豆泡(用石磨推豆浆时产生的特殊泡沫)和玉米面,以土灶烧馍后口感奇佳,“火烧子馍馍”遂成茶马古道上经久不衰的美食。

    传承至今,陈群芳是为数不多能以纯手工制作“火烧子馍馍”的厨艺人。现年59岁的她居于泸定县兴隆镇盐水溪村,从小跟随其母学习“火烧子馍馍”制作技艺。17岁时,陈群芳婚配于同村人吴尚发,和吴氏家族一起经营“水磨房”,在适宜时节制作“火烧子馍馍”售卖给上山砍柴、采挖虫草、野生菌的“走山人”。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她的手艺越发纯熟精进,烹制出的“火烧子馍馍”成为闻名乡里的美食。

     她在烹制火烧子馍馍时,取材自家地里玉米,以传统水磨古法磨面,用黄豆发泡磨浆取泡为“引”,烧制沸水加入豆泡和面,用独特手法揉制搓捏成面饼,再用老灶“草木灰”烘烤烧制。出灶时,馍馍色泽金黄,豆香四溢,外脆里酥,绵软甜糯,是具有强烈乡土风味的独特美食。

     进入新世纪后,陈群芳将烹制流程不断改进,通过经营农家乐,推广自家的“火烧子馍馍”,受到消费者的一致欢迎。近年来,泸定、康定多家餐馆经营者到盐水溪村“取经学艺”,陈群芳倾囊相授。但由于土灶“火烧子馍馍”烹制工艺多取自古法,对原材料、烹调工具等要求较高,因此能以纯手工方式烧制馍馍的厨艺人已日渐稀少。目前,陈群芳让儿子吴毅鑫也回乡学习“火烧子馍馍”制作技艺,并在村中广邀亲朋,传授制作技艺,尽力将这份承载着“茶马古道”回忆的美食传承下去。

     随着社会进步,电磁炉、汽化炉日渐普及,农村传统土灶越来越少,能使用的水磨几乎已不存在,泸定“火烧子馍馍”制作工艺可能因此失传。

     泸定火烧子馍馍制作技艺

    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当代人的想象,尤以雅安至康定这一段山路崎岖,唯有人力可行。背夫们身负重物躬身前行,在路途中以“拐子”撑住货物,休息之时便可进食。易携带、抗饥饿、保存久的食物,是背夫们在路途中的必备补给,通常以麦子、玉米等做成的馒头、锅盔、馍馍等面食为主。

     从清朝康熙年间算起,古道上最受背夫青睐的面食便是“火烧子馍馍”。历来,民间便有“荞翻山、麦倒拐、火烧子馍馍经得甩”的说法,以玉米和面、豆泡为“引”且用土灶烧制的泸定化林火烧子馍馍,更是经久传承,几经改良,成为承载独特历史记忆的美食。

     做“火烧子馍馍”,需摘取泸定本地玉米,以百年古法水磨(现泸定县内能使用的水磨仅在盐水溪村存有一处)磨面为“料”,将黄豆去皮发泡,用手工石磨磨制成浆,取表面豆泡为“引”,在传统土灶点火烧锅,烧制沸水为“液”。制作时,首先按一定比例将豆泡和玉米面混合,加入沸水后搅拌、揉捏、按压,形成粘合力较强的玉米面团。 然后将面团扯开,分出拳头大小的一块,用双手揉制成球状,再以双掌按压转动,制成厚薄均匀、碗口大小的一块圆饼,如此反复扯面揉制,将玉米面团全部分开制作为小圆饼。接着将圆饼依次放置在土灶烧热的锅内,稍加翻烤,加热至水分蒸发,“面饼”定形。随后,待到土灶火塘内柴火烧尽,草木灰余温较高时,将“面饼”分批埋进灶内灰中,烧制4至5分钟。

     最后,将烧好的馍馍从灰中取出,以“三吹三打”之法(连续三次以手拍打,呼气吹灰)去掉灰土,便可直接食用。经过土灶烧制,“玉米面团”如同脱胎换骨,色泽金黄、豆香四溢,掰一块入口,外脆里酥,绵软甜糯,回味无穷。因馍馍含水分极少,即可现吃,又便于携带,适合长途跋涉时充饥。

  • 上一篇:我们的康定情歌
  • 下一篇:​德格“甲波”和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