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我们的康定情歌

甘孜日报    2019年12月13日

      ◎郭昌平

     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这三首歌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吴文季收集了《康定情歌》,他又是《英雄战胜大渡河》的领唱;时乐濛不仅创作了《二呀嘛二郎山》,他又与罗宗贤一起创作了《英雄战胜大渡河》。他们两人竟然因为音乐与康巴这片土地结下了如此的缘份,遗憾的是他们一生却一直没有踏上过这片土地。

     世纪之初,我曾经到北京去拜望过时乐濛老师,说起这段往事,老人也是十分感叹。后来我回到甘孜州,专门到二郎山和大渡河拍了一些图片寄给时老,以解他的思念。

     前些年,我国著名的作家梁衡先生来甘孜州,我作陪,与他一同到泸定参观了这座“四歌亭”。根据这三首歌的故事,后来他在《人民日报》的副刊上发表了一篇散文,名为《大渡河上三首歌》。可见这事对他来说也是深有感触的。

     随后,吴文季所在的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整体调入北京,成立了中央军委文工团,即后来的“总政治部文工团”,吴文委作为其中的一员,跟随着这个新的战斗团体走江南、赴北国,还远赴抗美援朝第一线去慰问部队,用他的歌声为他们送去家乡人民的关怀和激励。

     正当吴文季满沐春风、张扬起生命的风帆全速前进之时,1953年底,因为他早年参加“战干团”的事情和在四川泸县当音乐教官的事,被怀疑有历史问题,觉得不适宜再在军队之中,被送回福建泉州的惠安县老家,等候组织的调查。吴文季相信自己对组织的忠诚,也相信组织上有一天会弄清楚这一切,所以他离开文工团时,都还把自己的大部份东西,包括自己收集的民歌托付给了自己心仪的一位女同志,请她代为保管,相信自己有一天还会回到这个地方。

     回到故乡惠安县洛阳镇,吴文季同自己的四哥一家六口住在一起,还是当年自己出走时的那个院子,还是自己曾经住过的那间阁楼。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他又一头扎入了家乡的土壤,用自己的音乐知识回报家乡的人民。有关这一段经历,我们还是借用泉州作家张玉春的报告文学《泉州湾上一朵溜溜的云》中的文字更好,因为他的叙述毕竟比我更准确,他写道:

    “他(吴文季)虽然身处逆境,却仍没有改变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他一如当年,诚心诚意地培植家乡的艺术幼苗。他一边开荒种地,一边义务为母校的小学生教授音乐。每个星期天他还义务指导周围中小学音乐教师,一段时间洛阳古镇有了定期的‘星期天音乐会’。他所选的教材也大都是他喜爱的民歌。这又使得《跑马溜溜的山上》《我们新疆好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对面山上的姑娘》和《信天游》等许多民歌,很早就在这个闽南古镇的年轻人中传唱。

     一九五六年秋,校址设在洛阳镇屿头村的惠安华侨中学礼堂里,吴文季创作的《鱼蚌嬉舞》在排练,准备作为县选节目赴专区演出。教音乐的詹老师很欣赏吴文季那男高音歌喉,揣度着他一定有着不寻常的经历,地区会演得奖回来,詹老师便随吴文季一道来到镇上拜访他的家。

    吴文季让进客人。这是半间关闭了的店面,里面有床铺、灶台和桌椅,异常拥挤。靠墙根是些劳动工具,从木梯登上,弯腰进了小阁楼。小阁楼原是放杂物的。楼板上没有床和桌,几乎被一张大草席占满,一套军用被褥整齐叠放在上面,旁边是一叠书。詹老师正惊讶于他如此逼仄的住处,吴文季却先诙谐地说:‘这里是站不直的,只能请你‘蓆’地而坐了。我晚上和两位侄儿睡在这里,还可以看看书,也满惬意嘛。’詹老师尴尬地笑着点头。‘不过,我也还有开阔的天地,你来看!’说着领詹老师弯腰钻出阁楼,走上厝埕。‘看,这里可以仰望蓝天,也能远观江海。’在他俩眼下数十米处,便是洛阳江蓝色的滩涂和和墨绿色的红树林。

     这顿午餐主客吃的是当地的大麦糊(大麦地瓜的粥)配蚬鲑,加上文季四嫂端来的一大碗清煮的赤壳蜡蛉(小方蟹)。文季挑只大的递给客人,笑吟吟地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这里吃的就是这种叫‘珍珠粥’配‘凤眼鲑’。这蜡蛉,他还没尝过哩!’说得客人会心地笑了起来。又说:‘真的!你以后再来,我带你到滩涂上扫蜡蛉去,满有乐趣哩!’詹老师说:‘今天学校得的这个奖,没有你的名字,却都是你的功劳!’文季笑着说:‘大家的功劳嘛!’

     大概又过了几个月,吴文季等候的申诉处理仍没有消息,却收到单位转来的几封他那位心仪的女友写来的信。信封上娟秀的笔迹引起了几位哥哥的关注。文季一封一封拆开来看过,对哥哥们说:‘我所爱的人在远方。现在是隔了天河了。但你们也别劝我成家。我不让别人跟着我背政治包袱,除非历史问题能尽快澄清。’

     一九五七年五月,文季被临时聘请到惠安高甲戏剧团任音乐编导。一九五九年被派去组建惠安歌舞团,任副团长兼编导。作为一位艺术家,吴文季有着敏锐的艺术眼光和高度鉴赏能力。正是他,最早注意到惠安妇女的特有风情和服饰。他带领县歌舞团到本县沿海小蚱公社体验生活,很快就捕捉到两个‘惠安女’的题材,创作了舞剧《阿兰》和舞蹈《丰收之夜》。正是他,第一位以富有特色的音乐舞蹈词汇,创造了‘惠安女’的舞台形象,表现惠安女新旧社会不同境遇,使这一原为人们熟视无睹的‘惠安女’,此后成为了全国文化艺术界普遍关注的富有特色的地方风情和文化品牌。”


  • 上一篇:格萨尔史诗传播:从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嬗变
  • 下一篇:借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