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我们的康定情歌

甘孜日报    2019年11月22日

◎郭昌平

2004年,中央电视台10频道的《大家》栏目,又一次以专题的形式向海内外介绍了喻宜萱老师。这次节目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好评。第二年《中国老年》杂志又专门邀请文有仁、方辉盛两位先生写文介绍当时已经96岁的喻宜萱老人。于是,当时分别是83岁的方辉盛和75岁的文有仁又提笔写了一篇《96岁的歌者喻宜萱:爱在康定的不了情》。在这篇文章中,两位老人介绍说,自从喻宜萱老师将《康定情歌》唱出国门之后,《康定情歌》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文中有这样的文字:“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向全世界推荐10首最具影响的民歌,其中中国的一首就是《康定情歌》。到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先后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两个太空探测器,探测器上面各带一个镀金视听光盘,光盘上录制的地球文明资料中,包括了被列为最具代表性的世界10首民族歌曲之一的《康定情歌》。这两个太空探测器带着中国的这首民歌已于2002年底离开太阳系,去到宇宙深处寻访智慧生物的‘知音’去了”。

如果这些都是事实,那么我们就可以豪不夸张地说:《康定情歌》已不仅是中国的第一民歌,而且它是世界的第一情歌,更是一首名符其实的宇宙歌曲。

喻宜萱将《康定情歌》唱红全国、唱出国门的事一经宣传出来,就受到了情歌故乡康定的各族人民的极大关注,为了感谢她在演唱《康定情歌》方面的杰出贡献。2003年1月,康定县分管文化的副县长柏鹏受中共康定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委托,专程赴北京,到喻宜萱家中,向这位90多岁的歌唱家授予了“康定县荣誉市民”的称号。2003年3月22日的《甘孜报》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在这篇报道中,《甘孜报》的记者是这样介绍到当时的情况的:

“2003年元月12日,一张来自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的邀请函,送到了康定县人民政府有关人士的办公桌上,邀请康定县的相关人员赴北京中央电视台‘魅力西部春节联欢晚会’,演唱《康定情歌》。于是,以康定县委书记杨苏萍,康定县政府副县长柏鹏以及康定宾馆民间歌手益西桑丹、拥金卓玛、兰卡央忠和州群艺馆的格绒格西组成的康定情歌二度赴京6人组合,于元月14日奔赴北京。

2002年4月,记者与州政府副州长陈加林、本报总编辑郭昌平、康定县委书记杨苏萍以及作曲家阿金赴京参加中央电视台‘首唱康定情歌’节目的录制,而有缘采访了喻宜萱老人。历史在一个‘情’字上,再次重演了惊人相似的一幕。2003年的元月,杨苏萍、柏鹏一行赴北京所做的与《康定情歌》有关的两件大事:一是走进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唱情歌’;二是带着一项特殊的使命拜望喻宜萱老师,并向她颁发了对晚年的她和甘孜州人民都具有着非比寻常意义的证书。

2003年3月12日晚,柏鹏在格萨尔大酒店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是这样讲述的:2003年元月17日上午,他们带着感激和无比喜悦的心情,与喻宜萱老人在追忆《康定情歌》的历史风云中,愉快地共度了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时光。他代表康定县人民政府以及11万康定各族儿女,向喻宜萱老人拜年,并向她赠送了四件具有历史意义的礼物:一条绘有八宝五色祥云和印着世界三大歌王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签名的《康定情歌》歌谱的哈达;一块镀金的雕有藏传佛教八宝图案的吉祥方盘;一本精美的‘走进情歌故乡,领略康定风光’的挂历;一张康定县人民政府签发的特殊的‘户口簿’。这张特殊的‘户口簿’内文写着这样一段话:喻宜萱老师,感谢您对《康定情歌》的传唱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特授予您康定‘荣誉市民’称号。

柏鹏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关系,有缘见到喻宜萱老人,是他一生的幸运,并为此有三点刻骨铭心的体会:其一、作为一个《康定情歌》故里的公民,深感荣幸;其二、喻宜萱老人高大的人格力量以及高山仰止的艺术家的风采,提升了他今后做人的精神高度;其三、保护、发掘、拓展《康定情歌》文化的空间,是每一个康定公民的责任。柏鹏还向记者转述了喻宜萱老人在翻看康定风光挂历时说的话:‘没想到《康定情歌》这么美,康定这个地方也这么美’。”

在喻宜萱老师那里偶然得知,我们梦里都在寻找的王震亚老师其实就住在她的楼上,这让我们一行大喜过望。当即上楼将王老师一并请到了喻宜萱老师的家中。

王震亚,中国著名的作曲家、曾经的中央音乐学院的副院长,当我们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之时,怎么都想不到他是那样低调:不高的个头,穿一件简扑休闲外套,清瘦的脸上随时都洋溢着微笑,只有那花白的头发,让人感受得到这个人的儒雅。交谈是在一种极为轻松恬静的气氛中进行,回忆尤如喻宜萱老师钢琴上那一缕清香,向远处四散开来。

有关这段经历的回忆,田联韬先生曾写过一篇《耕耘不息,探索不止》的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王震亚。为了体现权威性,我在这里还是选用田先生文章的内容可能更好一些。


  • 上一篇:亚丁之旅
  • 下一篇:找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