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露已寒,将为霜,逢重阳

甘孜日报    2019年10月11日

◎李艳霞

秋,涂脂抹粉,拿出最后的“压轴戏”——白露,快节奏的出演,季节的“脸谱”展现惊人的变脸。燥热的夏天,瞬间被惊诧出了一身冷汗;呢喃的秋虫,悄然躲闪,藏匿不见。露已寒,将为霜,枫叶残阳皆如血,一抹弦音都化为一曲离殇和思念。

值得庆幸的是,此时,国歌阵阵,红旗飘展,寒露节气与浪漫的重阳相遇了,双双焕发了精神,一展愁眉,仿佛梅花二弄,拨动了谁的心弦?于是,就有了别致的情感抒怀,有了不同寻常的诗意和远方。发自心底地道一声:寒露,天寒露重,望君珍重!

寒露时节逢重阳,降水锐减,浓云消退,碧空如洗,这好气象适合人们可登高望远。诗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佩茱萸是古代的重要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与寒露时节气温大幅走低相关。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至南北朝最为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插在头上,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称为“茱萸囊”。

最早有记载的是晋代葛洪的《西经杂记》。晋朝周处《风土记》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直至现在,我国的某些地方仍将重阳节时的民间集会称为“茱萸会”。

看来,“茱萸”之魅,值得人们去探究。《本草纲目》说“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风土记》还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唐朝诗人刘禹锡讲:“在诗中用茱萸这个字眼儿的共有三人。杜甫诗‘醉把茱萸子细看’;王维诗‘插遍茱萸少一人’;朱放诗‘学他年少插茱萸’,三个人所写有关茱萸的诗句中,杜甫的尤为生动。” 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抒发了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道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

可见,“佩茱萸”不仅对于避瘟疫,养生强体,促进健康举足轻重,另外还赋予了亲朋重逢和欢聚更深层的寓意。

《离骚》有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露水寒凉,落花寂寥,餐英饮露,确是晚秋时节里的一种高洁与孤傲。然而,露已寒,将为霜,逢重阳,另有一番写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正是有了这份独特的审美情趣的支撑,心中的诗意和远方便明朗起来。

因为重阳节,农历的九月九日,这一天正好是日月并阳、两九相重。九在易学中属阳数,九九归一,乃归根到底之意:九九八十一,代表的是终极,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九九相逢,要么是大吉大利,要么是灾祸不断。趋利避害是普遍性的心理和期盼。所以,无论寒露有多寒,遇到重阳节,人们定会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欢度节日,把重阳节烘托得有声有色,以便趋利避害,避恶禳灾。或者“登高以舒啸”,或者“遍插茱萸”,或者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而这些习俗和仪式,经过代代相袭,已经被赋予浓郁的人情意蕴。时至今日,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在中华文化的谱系中留下许多经典的书写。

又是一秋寒露到,恰逢重阳独闲咏:“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此刻,登高望远,“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自惭形秽心中少了些许的旷达和洒脱。但是,七十华年书盛典,五千古韵滋佳节的浩大声势,让吾获得一番感叹:对面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应当学会历炼一种“莫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襟和气度,执着地去追寻长久的精神底蕴和家国情怀。



  • 上一篇:喇嘛喝酒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