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炉城往事 ——土司与锅庄(下)

甘孜日报    2017年03月10日

    ■肖宵

    传说在古时,明正土司犯了杀头之罪。他的管家也就是包家祖先主动用自己的脑袋换回土司的性命。当时皇帝感叹边远地区竟有如此忠臣,便下令将他斩首之后赐予黄金打造之头,送还遗体,并按宋代忠臣包青天包拯之姓将管家家族赐姓为包,这便是瓦斯碉包姓的来源。

    有了这段渊源,包家自然成为了明正土司最为得力的助手,而两家互相通婚也时有发生,如今康定城郊金刚寺的布楚活佛,就是当年包文光和泽央志玛的儿子。

    康区藏传佛教十分盛行,而金刚寺以前是明正土司的家庙,这里的历代活佛都和土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明正土司家族正是凭借着教权和政权结合的形式,统治着康定。

    整个康区大大小小的土司数量接近四十,其中最出名的是明正、德格、巴塘、理塘四大土司,康定明正土司更是号称土司之领袖,明正土司据称源自北方,辗转经后藏地方最后到达康区木雅地区,成为部落头领,公元一二五三年迎降元世祖忽必烈,受册封为土司,其后历代中原王朝对土司均有册封,在长达800多年的岁月里,世代袭封的土司一直管辖着康定及其周边地区,炉城的形成和发展可说和这个家族密不可分。

    可以说正是土司制度,衍生出了康定的锅庄。明正土司既受皇室册封,自然要完善其统治机构,进行内部分封。于是锅庄不再仅仅是指共同聊天喝茶的搭起临时建筑,它成了家族的称谓,随着明正土司东迁康定,它又成了土司下设的管理机构。

    炉城的生态特征显示出它清晰的二元结构。城的西部也就是关外,在汉地商人眼中是高寒苦绝之地,没有藏民们的牦牛配合,汉人入藏几乎寸步难行。同样,因为海拔太低,气候温润的缘故,藏区人们也固执地相信他们自己和牦牛都无法久居在打箭炉以东的地方,比如雅安、成都等地。就这样,处于青藏高原第二台地之上的炉城,因为交通不便,反而成为了藏汉贸易的绝佳之地,而明正土司管辖之下的锅庄主们,纷纷做起了中介生意,锅庄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锅庄的发展让炉城成为了一座商业城市,整个城市的交易总额曾在民国时期高达全国第三。商业的迅猛发展为这里集聚了大量人气,陕西商号,雅安茶庄,晋商,滇商,甚至外国传教士,四面八方的“淘金者”纷纷涌向康定,催生出这里独特的多元文化。当时的锅庄,已经成为打箭炉的代名词。

    如今近百年过去,风流繁华已是过眼烟云,当年的土司和锅庄都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他们的后人,成为了康定万千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在距离包家小楼50米远的院落内,矗立着一尊白塔,俗称包家白塔,塔身四周安放着许多转经筒。现在这里是许多康定老年人每日必来的地方,以前这里曾经是包家锅庄院落的中心,传闻这里在700年前的宋代就已建塔,炉城的历史竟会如此久远?下期炉城往事,我们将从这里开始探寻。

    


  • 上一篇:图话康定
  • 下一篇:狐邻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