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德格行之德格印经院(上)

康巴周末    2016年11月14日

     ■杨全富
    很久以前就想到德格去实地查看一下德格印经院印刷经书的全过程,暑假里,没有琐事的羁绊,我们一行三人迎着八月夏末秋初的酷热,向德格县进发。翻过巍峨雄伟的雀儿山后,德格县的山山水水就坦坦荡荡的向着我们的视线奔来。
    翻过雀儿山,我们沿着山谷的走向弯弯曲曲的前行,马路边的水流,起初为涓涓细流,在林中只闻其声而不见其形的向峡谷中奔去,往下因为多条沟谷中溪水的汇流,逐渐形成河流的样子,在经过德格县最狭长的山谷“一线天”时,河谷的狭窄使温驯的河流逐渐不安起来,湍急的水流撞击着两岸,吐着白色的泡沫,发出振聋发聩的声响。在路途中,每隔一定的距离,只要是山势开阔之地,以褐红色为基色的“崩科”式民居建筑鳞次栉比的散布在河谷两岸,其建筑物底层的围护墙是传统的夯土墙,为夯土本色,为柱顶梁结构。而其上的二层或三层叠放“崩科”,并被涂以褐红色的大色调,其效果更显得的古朴、贴近自然,并保持了传统的基本特点,虽然这里各层之间在结构的整体性上没有紧密的联系。
    来德格之前,我们就听说德格县境内寺庙众多,确实,这一路走来,到处都能看见藏传佛教的庙宇建造在山谷的两岸,那金顶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当我们来到德格县更庆镇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依山而建的高原城镇,在狭长的山谷中,所有的建筑群罗列在河谷两岸,其中既有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也混杂有用钢筋水泥建造起来代表现代文明社会产物的高大建筑群。走在街道上,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居民们在地理位置的制约下,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有限的空间充分的利用起来。街道所在地的河谷两岸是坡度在五十度左右的山崖,因为坡度大,人们就用手中最原始的工具硬生生的从岩石中凿出一块块平地来,再依山修建起褐红色的“崩科”式民居建筑来,看着岩石上突兀的一座座房屋,就像是从停留在山崖中的兀鹫展翅欲飞。我想,对于那些初到此走马观花的游客来说,他们一定会被眼前岩石上的民居而惊出一身冷汗,其实,德格县更庆镇两岸的陡坡都是质地坚硬的岩石山体,这种山体适合人们在其中凿出基脚,修建起当地独有的空中楼阁建筑形式,这样的建筑,比修建在平原大坝中的房屋稳当得多。
    下午,我们一行三人在侄儿的陪同下,向印经院走去。从县城出发,跨过色曲河,沿着一条有着一定斜度的弯曲街道,慢慢的踱步而行。街道边的房屋比城中心的房屋矮小了许多,许多头上缠绕着红色头绳的小商贩们将代表当地文化的念珠、转经筒、首饰等悬挂在商店的窗口边,用藏语和汉语不停的招呼路过的游人购买。越往上行走,路两旁的民居忽然间收缩起来向着山边靠拢,路旁白色的佛塔和巨大的转经筒代替了那些民居,我们分明感觉到宗教的气息越来越浓烈。转过街角,在山凹处,一座形似庙宇的褐红色建筑拔地而起,同行的侄儿介绍,这就是闻名整个藏区的德格印经院了。据说,德格印经院是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盛名的德格印经院,它的全名叫“西藏文化宝库德格扎西果芒大法宝库印经院”,也称“德格吉祥聚慧印经院”。据藏文《德格世德颂》记载,印经院系德格四十二世土司却吉·丹巴泽仁(1689~1750)创建。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1729年,在八邦寺大喇嘛司徒·却吉穷乃(1700~1774)的鼓励下,却吉·丹巴泽仁在他52岁时决定修建德格印经院,到他61岁去世时,印经院尚未建成。他死后,他的儿子彭措登巴、索朗贡布和洛珠加措3人继承父志,继续扩建印经院,经16年才告竣工,后经历世土司扩建,终于达到后来的规模。那是一座怎样的建筑呢,褐红色的外墙、外墙顶端的四周有一条黑色的带状,楼顶上,金黄色的八幅法轮和神鸟雕塑在夕阳的照射下发出黄色的光芒,据说以法轮和神鸟作为金顶的寺庙建筑在整个藏区都不多见,在藏区,一般的金顶都是中间一个八辐金轮,两边各一只鹿的祥麟法轮。印经院的门前是宽约二十米,长约四十米的场院,其余三面墙外是宽约四米的道路,路和场院全是用石板铺就,在夕阳下,印经院的四周人头攒动,成百上千的信众,或穿着藏民族的服饰手持转经筒,或西装革履,每一个人都虔诚的默念着六字真言,按顺时针方向,沿印经院的围墙转动。其中有几位长者反复的爬下、站起,用自己的身体、虔诚的围绕着印经院叩着长头。随着气温的骤降,越来越多的人从家里走了出来,加入到转经的队伍中,一个挨着一个、最终汇成一股洪流,绕着印经院转动。在这里,虽然人员众多,然而除了细碎的脚步声以外,你再也听不见其它的声音,仿佛走进了一个无声的世界里,静谧中传递着藏族同胞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与执着。
    
    
  • 上一篇:山风吹过鹦哥嘴
  • 下一篇:民俗非遗馆里亘古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