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火把是一种高度 (2016-11-14)

甘孜日报    2016年11月14日

 ——读胡德明散文画卷《欢乐的彝族火把节》
    ■韩晓红
   
    欣赏到第059页时,思绪走进了久闻盛名的“彝族烟盒舞”,几年前,曾在云南石屏欣赏到了又被称为“跳弦”“垄楤”的彝族民间舞蹈,相传这种舞蹈在元明时期就已经趋于成熟,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就达到鼎盛。这是一种彝族民众喜闻乐见的舞蹈,不论是小孩还是老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喜欢跳烟盒舞,难怪在彝族同胞里有这样一种说法:“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
    柔美灵活的烟盒舞,其服装色调尤其抢眼,多种色调相生相融,在观众的视觉里形成一阵阵色彩韵律。原本烟盒舞起源于彝族人的早期生活,许多舞蹈动作都模仿野兽的动作,形成了常见的“三步弦”,当然,这种舞蹈中也融合了挑秧苗上山下山的动作元素,并经历了由“拍手”到“弹烟盒”的演绎过程,由此,烟盒舞就实现了节奏需要的演变而渐趋成熟。德明先生这幅照片表现的是烟盒舞中的群舞部分,相传彝族烟盒舞有正弦和杂弦两部分,产生这两部分的原因在于发祥地不同所致。在山区形成正弦流派,在坝区形成杂弦流派。烟盒舞舞者手持玖拾盛火草烟的木制烟盒,在四弦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起节奏明快,气氛异常热烈。
    德明先生的这幅烟盒舞图片,是色彩的海洋,是生活的传承,是情感的流露。作者适时地拍下了跳着烟盒舞的少女的表情,少女们或面带浅浅的笑容,或微闭嘴唇,均以轻盈柔和的眼神,表达着对这一独特舞蹈的诠释和解读。作者在拍摄的时候,巧妙地表现出色彩的韵律,表现出对这一舞蹈内涵的理解。再就是舞蹈“阿细跳月”,热情奔放的彝族演员们以灵动多姿的舞步,勾勒出静与动,灵与巧的生动画面。
    当我的目光转移到第58页“阿细跳月”的画面时,心里不禁为之一颤,智慧的彝族人竟然以如此鲜明的特色传承着如此热情奔放的舞蹈。翻阅相关资料,才知道这种名叫阿细跳月的民间民族舞蹈,在阿细语里称为“嘎斯比”,是“欢乐跳”的含义,由于这种舞蹈多围绕篝火起舞,故称“阿细跳月”,如此富有诗意的名称已经完美地表达出这一舞蹈的柔美内涵。相传这种舞蹈发源于云南省弥勒市西山阿细人聚集区。这种舞蹈的特点是男女各有分工,男演员弹大三弦或者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起舞。
    思绪不禁联想到在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上,一群载歌载舞的男女舞蹈者,一边舞蹈,一边歌唱,那清澈清亮的民歌像山间泉水,汩汩流淌,轻柔甜美,那绚丽浪漫的舞蹈宛如山里的流岚,动人心弦。作者拍下的“阿细跳月”画面,色彩纷呈,韵律和谐,男女舞者出落成歌舞海洋的一枝独秀的山茶花。心灵世界里仿佛有清爽山风吹拂,仿佛有欢快溪水在身边潺潺流淌,仿佛有高燃的火把,从德明先生对自己民族情感的呵护中燃起,成为一道道靓丽的精神风景。作为优秀的民间集体舞蹈,“阿细跳月”不仅传承了这一优美的源于劳动节奏的舞蹈,而且也传承了富有情感魅力的、男女相聚于月下,翩翩起舞,富有求偶内涵的浪漫特征。细细端详图片“阿细跳月”,耳旁仿佛响起笛子悠扬清脆的歌声,仿佛听到弦乐在山涧悠扬缠绵,眼前仿佛看到漂亮的彝家姑娘拍着清亮的掌声从林中跳出,轻盈柔美地踩着节奏,时缓时急地来到草坪上与心爱的男子欢歌起舞,在载歌载舞中,寻找自己称心如意的郎君。当一男一女微笑对舞的时候,便以一种特殊的语言,倾诉着内心的情爱,据说阿细跳月这种舞蹈经常通宵达旦地跳,成为颇具魅力的民间舞蹈。这是一幅充满动感的图片,她以一种别致的魅力记录了这一舞蹈符号,其起源既有民族生存的痕迹,也是情感释放的标本。好一个“阿细跳月”,一个富有浓郁诗情的名字,已经足够撼动人心了。
    木鼓舞是一出令人为之震撼的民间舞蹈,黑白相间的服装,表达出厚重而庄严的历史内涵,当三排十二人高举着木鼓,舞姿凝重,鼓声浑厚的时候,猛然间把观众带入遥远的历史烟云之中。木鼓舞并不是只有彝族才喜爱,祖国西南的苗族和佤族也有击鼓起舞的风俗。木鼓多以截取自然树木躯干,凿空而成。如此沉雄古朴的木鼓节奏,无疑是源于早期祭祀礼仪,仅木鼓就被作为强悍族群的象征,而敲击木鼓、跳木鼓舞则充满着强烈的崇拜祖先之情,蕴涵着自然崇拜的深刻寓意,示范出鲜明的原始文化特征。
    在众多的民族文化中,鼓是精神的象征,舞则是精神力量的表现,鼓与舞相结合则成为泱泱文化长河。难怪德明先生从45度倾斜角度拍下了木鼓舞情形。想必他在木鼓舞的沉厚节奏中,寻找到了自己民族寄予其中的丰厚内涵,在按下快门时,他的脑海里一定久久地颤栗着厚重的鼓声,洋溢着对祖先祭祀虔诚的感悟和仰慕。实际上,无论是谁,在现场观赏木鼓舞的时候,耳旁自然都会响起“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宏大沉雄之声,更有甚者还会聆听到原始社会中人们敲打石器的古朴浪漫之声律。正是这样的文化背景,所以在《易·系辞》中有“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这恰好说明鼓的出现,使人类的舞蹈得以飞跃,成为农耕舞蹈文化的开端,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
    不能猜想作者举着相机,在火把节的浪漫场景中完成选景、构图时,胸怀着怎样的情感,其实,我以为作者每一次筛选都应该是一次艰难的过程。因为作者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一直举着火把,他用自己满腔的情怀,用自己睿智的眼光,用自己虔诚的祈祷,以一种殊异的视野和角度,倾诉着自己对祖先文化的解读,倾诉着自己对族群文化的诠释。
    归结起来,德明先生是要努力寻找人性真实的力量,从火把节中发掘出生活河流中蕴涵着的浩大力量。无论是篝火,还是各类从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习俗与舞蹈,作者都在执着寻找,寻找到那缕源于远古的音律、舞姿、内涵,尽管有的文化元素与符号已经距离今天有着较远的时空。
    尽管如此,作者依然努力通过平面表达与文字,展示生命的力量和人间的温情。如作者展示的夜幕下、旷野里燃起的篝火;村寨里,人们点燃火把争相奔走的热闹场面;一条条火龙,在乡间田野舞动,通天火光倒映在静谧的田水里;火龙萦绕于村寨,吟诵着一首首意境高远的诗篇;围绕篝火载歌载舞,轻盈浪漫的舞步与火焰相辉映,彰显出欢乐的生活节奏;篝火旁,人们手拉着手,尽兴尽情舞蹈,轻盈的舞步勾勒出一幅幸福生活的场景······
    时下能够静下心来,用镜头艺术地记录生活,把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诠释与感悟通过镜头得以表达,能够用文字表达思想,用思想丈量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崇敬,这样的人已经不多见,而德明先生则是不多见中的一人。他视力不太好,想象他背着相机,踏上故土,用镜头采撷故土的风景、人物,需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加之还要用文字来表达,这样的精神就更加难能可贵。他的眼光始终定位于民族的文化之源,他的脚步始终立足于生养自己的故土,他的思想始终思考着民族的过去与未来,他的向往始终定位于民族的美好前程。
    在这些场景表达中,作者捕捉的是一种规律性的叙事信仰,彰显的是人性的力量,肯定的是生命的温情,凸显的是现实世界里的人性亮色,是现实生活的幸福与温暖,是世界情感化、文明化的奔腾赞美,在如此温馨悠雅地倾诉中,使我们获得生活的方向、生命的意义。
    德明先生在篝火丛中,用情感与生命始终如一地高举着火把,在他挚爱的故土上构筑成了情感的高度。
    
  • 上一篇:看雨
  • 下一篇:秋夜扰乱了我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