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捧着亡夫的心愿回故乡

《甘孜日报》    2015年12月14日



任秀珍

刘述
   刘述,1926年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1945年入伍,中共党员,原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19团三营七连四排排长。参加过太原解放战役、义敦县(1978年撤并入巴塘县、白玉县和德格县)剿匪战斗。被十八兵团评为“战斗英雄”。
   任秀珍,本名仁珍卓玛,1928年出生于理塘县濯桑乡然依村。1951年参加工作。参加过理塘县、义敦县的剿匪战斗。
刘述与任秀珍在剿匪战斗中,经部队连长介绍,相识相知相恋,1958年喜结连理。1962年,应父亲要求,夫妻俩回到山西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当了一辈子农民。这对藏族和汉族夫妻在烽火岁月中缔结的爱情,天长地久,感天动地。

   ■本网记者 马建华/文
   千山万水阻不断浓浓思乡情
   10月4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任秀珍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千里奔波来到康定,准备回到阔别50多年的故乡理塘县濯桑乡寻亲,但车到海拔4300米的折多山时,87岁高龄的任秀珍老人出现高原反应,求助康定市公安局折多山警务站的民警。民警热心帮助,建议老人回康定等待,让理塘的亲人到康定来会面。
   “故乡近在咫尺,看来我这辈子无法踏上魂牵梦绕的故乡这片热土了。”任秀珍老人惆怅连连。
   “亚丁机场通航,坐飞机回家很便捷,但母亲年事已高,不能乘坐飞机,我们只好自驾车送她回来。”女儿说。
   在康定民警和新闻媒体的帮助下,理塘老家的亲人很快到康定与老人见面。
   10月6日,任秀珍老人和从理塘赶来的侄孙女卓玛、侄孙女婿洛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我们找了您这么多年,音讯全无。2006年,您的弟弟为了找您,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了,我们大家都很难过,都以为再也找不到您了。您的身体还好吧?在山西生活还习惯吗?”洛让一会儿理理老人的衣角,一会儿理理老人的头发,亲情流淌。
  “我的脚因为骨折,上了钢针,走路不太方便,并无大碍。你看我眼不花耳不聋,身体结实着呢。”任秀珍老人听说弟弟已经去世,难过得失声痛哭。
   老人平复了悲痛的情绪,慈祥地向侄孙女婿询问家乡的情况。得知理塘通过实施牧民定居政策,牧民住上了漂亮的住房,生活好过了,侄孙女一家在理塘县城买了房子,老人激动地连声说:“好,好。当年,我和丈夫参加平叛战斗,为的就是要让农牧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老人告诉记者,她的丈夫刘述1999年就去世了。丈夫生前始终牵挂着这片他们一起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丈夫曾经和她约定,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回到理塘去看看。但后来,丈夫的身体每况愈下,直到去世也没有完成这个心愿。
   妻子心中永远的英雄
   在任秀珍心目中,刘述永远是个大英雄。近半个世纪,任秀珍和刘述的爱情日久弥新。在老人绘声绘色的讲述下,英雄从硝烟中走来,仿佛是历史星空中最亮的星辰。
   1948年10月17日,解放太原战役打响,刘述所在的部队担负攻打阎锡山部队东山四大要塞之一的牛驼寨阵地的任务。刘述带领第七纵队19团三营七连四排的战士从秘密小道袭入牛驼寨附近,配合三旅和七旅发动攻击,战斗进入白热化,我军和敌军展开了拉锯战,双方伤亡惨重。27日晚,我军对敌军阵地进行彻夜攻击,刘述带领四排战士向七号阵地发起猛攻,用机枪扫射和抛掷手榴弹,打得蜂拥而来的敌人抱头鼠窜,终于占领了七号阵地。11月13日晚18时,刘述带领四排战士连续五次攻击四号阵地,战士们将进入火力圈的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经过战士们英勇顽强的战斗,终于拿下了四号阵地。
   1949年4月24日,解放太原战役总攻打响,刘述带领四排担任攻城任务。他们向大东门挺进,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冲去。解放军的大炮整整攻击了一个小时,将太原城炸开了两个大缺口。解放军登城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利用地形接近了城墙缺口。炮火向城墙缺口的两侧敌人射击,刘述带领战士们举着红旗冲进了大东门。在向阎锡山的“绥靖公署”发动攻击时,敌军负隅顽抗,解放军战士与敌军展开了肉搏战。刘述挥舞大刀向敌军的头上砍去。刘述砍死了6个敌人,自己的胸部、手臂、大腿也被敌人刺伤,脸上被子弹擦伤。经过激烈战斗,刘述和战友们活捉了阎锡山部队的大小头目多人。至今,在山西的家里还珍藏着刘述战斗中使用过的大刀。战斗结束后,刘述获得十八兵团“战斗英雄”称号。
太原解放后,刘述随十八兵团进藏并来到义敦县。1956年,理塘县发生叛乱,刘述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剿匪战斗。
   跟随丈夫到山西当农民
   1951年1月,任秀珍作为民兵积极分子到康定民族干部学校学习,一年后,回到理塘工作。后来,又先后到西康省雅安干部学校和西南民族学院分别学习会计和政治专业。
   1956年,理塘县发生武装叛乱,任秀珍的家乡濯桑也未能幸免。任秀珍自告奋勇要求参加平叛战斗。工作队领导说:“你是女性,不能上战场。”任秀珍却说:“家乡的情况我比你们熟悉,我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我是民兵,我一定要上战场。”工作队的领导只好答应了她的请求。
   任秀珍跟随部队浴血奋战,参加了濯桑、热科、理塘县城和义敦县的剿匪。
   “土匪围攻县政府,伏击、袭击民改工作队员,炸毁桥梁,残忍地杀害解放军战士,残暴行为令人发指。”任秀珍老人回忆那段血雨腥风的日子,记忆犹新。
   “我前后扛过6年枪,开始是步枪,后来是手枪。到底杀了多少土匪,我记不清了。”任秀珍回忆往昔的战斗经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平叛战斗中,在张连长的介绍下,任秀珍认识了刘述。张连长一有空就讲述刘述在解放太原战役期间和平叛战斗中的英雄故事,讲述任秀珍巾帼不让须眉参加剿匪战斗的事迹。两个出生入死的年轻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1958年,任秀珍和刘述在部队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部队首长说:“这是藏、汉团结的象征,是在战争中结成的美好姻缘,希望夫妻俩携手同心,共同杀敌,早日取得剿匪战斗的胜利。”
   康巴藏区的匪患被消除后,刘述被安排到义敦县人民银行工作,任秀珍则在义敦县新华书店工作。由于任秀珍精通藏、汉双语,她还兼职做领导的翻译工作。
   1962年7月,刘述的父亲在信中告诉他,因为体弱多病,希望儿子能够回到身边为他养老送终。接到父亲的来信,刘述感到很为难,民改工作还没有结束,党还需要像他这样的优秀干部。但如果不及时赶回家,今后可能连尽孝的机会都没有了。任秀珍坚定地说:“我和你是夫妻,你走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他们辞掉了在义敦县的工作回到山西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不管日子过得再艰难,刘述和我商定都不要给组织增添麻烦。”任秀珍说,刘述是个不事张扬的人,从不居功自傲,就连他的那些英雄故事,他也很少提及。
   1999年,刘述在弥留之际拉着任秀珍的手遗憾地说:“你不远千里追随我到了山西,我没有让你过上好日子,我对不起你。我很想回义敦县去看看,这辈子是没有机会了,你一定要替我回去看看,看看理塘的亲人,替我向他们说声对不起,我没有照顾好你。”
讲到这里,任秀珍已泣不成声,刘述是忠孝两全的好男儿,她不后悔嫁给刘述。他们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女婿对她们夫妻俩都很孝顺。女婿做小生意养家糊口。
   “日子过得虽然不富裕,但比我们当年剿匪的时候幸福多了。”任秀珍很知足。这次回来,虽然没有回到家乡,但见到了理塘的亲人,完成了丈夫的遗愿,她死而无憾了。
    任秀珍老人语气坚定地说,希望记者把她和刘述的故事讲给藏区的群众听,要让藏区的群众知党恩、感党恩,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 上一篇:雪域甘孜走出的川音教授
  • 下一篇: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