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刘朝贵:讲述红孩子与红缨枪的故事

《甘孜日报》    2014年12月15日


旧时岚安乡。

刘朝贵和他父亲的红缨枪。

岚安乡苏维埃政权遗址。
  ■ 王永模 李娜  记者 袁飞 整理
  在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78周年纪念日,我们来到红军长征时期建立的我州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的岚安乡采访,却被岚安乡原人大主席团主席刘朝贵半道“劫持”,当他得知我们来意时,从家里取出一支有些生锈的红缨枪,讲述起他父亲那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刘朝贵的家在群山环抱、奇峰突兀、清溪蜿蜒绕方甸的岚安乡脚乌村。解放前,祖祖辈辈都靠种地为生,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1935年的寒冬腊月间,红四方面军长征南下,执行天、芦、名、雅战略任务。红军将领罗炳辉、许世友率领一支红军队伍转战来到岚安的高山上,驻扎了50多天,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了游击队、儿童团和妇女会组织。刘朝贵的父亲刘宗富参加了儿童团,成了一名机智勇敢的儿童团员。他手里拿着儿童团长杨定洪发给的红缨枪,白天在村头村尾站岗放哨,观察敌情,传递信息。有时晚上还为苏维埃政府夜间巡逻。不久,红军大部队撤离岚安去天全作战,留下少部分红军保卫苏维埃政府机关和红军医院的伤病员。
  65岁的刘朝贵,讲起当年父亲的故事特别激动,讲到这里,语气有些沉重。沉默片刻,继续给我们讲述那段血雨腥风的往事。
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国民党中央军从康定奔袭岚安,同红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战斗,红军人员少,且战且退,最后撤离了岚安。激战时,一位红军营长中弹负伤倒在血泊中。时近黄昏,刘朝贵的爷爷刘永良在路边看见这位受伤的红军。仔细观察,还有救活的希望,于是,刘永良连忙把他扶上背往家里走。刘宗富见傍晚了父亲还没回家,于是去接老人回家。出门没走多远,就看见刘永良背着一个红军伤员匆匆赶来,满头大汗,身上都沾满了血。之后,父亲两人一起将红军伤员背回家。刘朝贵的母亲刘桂芝见背回来一位红军伤员,也忙个不停,烧来一碗姜开水喂给伤员,以驱寒。接着又急急忙忙端来一碗盐开水为他洗血消毒。然后收拾房屋,把伤员藏在家中的土窖里。刘永良又及时请人上山扯草药来为他包扎好。经过半个多月的养伤治疗,红军营长伤势逐渐好转,就要求去寻找红军队伍。为了不暴露身份,刘朝贵的父亲、爷爷和红军营长三人装扮成背茶包的农民,带上干娘,绕着二郎山林区山路,经天全、雅安,将红军营长送到名山的红军部队里(当时红军正与国民党军作战)。红军营长依依不舍,离别时,还念了几句打油诗以表白他的心意:
  穷人翻身闹革命,
  爹娘送儿当红军。
  不畏长征多艰苦,
  革命成功幸福来。
  刘朝贵的父亲和爷爷离开名山返回岚安后,不幸,因恶霸地主的告密,父子俩被国民党抓了起来,绑送到康定城关押了15天,然后又绑送到雅安。走到天全飞仙关的路途中,刘朝贵的爷爷见势头不对,趁自己烟瘾发了,倒睡在路边装死。国民党军连踢几脚没有动静。他们毫无办法,看这奄奄一息的老头子,谅他也做不了什么大事,就丢掉刘朝贵的父亲和爷爷,赶押着其他人走了。刘朝贵的父亲看见国民党军走远了,才慢慢地把老人扶起来,经历几天的讨口要饭,又才回到了岚安。
  在国民党军抓捕父亲和爷爷的时候,刘朝贵的母亲见势不妙,急忙把他父亲用过的红缨枪交给刘朝贵的外婆余润莲埋藏在老房子的地板下。
  转眼到了上世纪的1950年春,当年红军又回来了,碉楼羌寨的岚安古镇得到解放,土地改革时,工作组的同志说刘朝贵家营救红军营长有贡献,就把地主高有发家的磨房和正房(大瓦房一间半)分给了他们。从此,劳苦人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1968年秋,在刘朝贵的父亲去世前,外婆才把红缨枪从地板下取出来亲手交给刘朝贵,并当着父亲的面,再三叮嘱:“这是以前你父亲当儿童团员用过的红缨枪,要把它收捡好,作为纪念品,好好教育下一代人。我们不要忘记党的恩情,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今天,刘朝贵作为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在革命老区长大,还在本乡本土工作了几十年,深受红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使他更加热爱岚安。这杆红缨枪是岚安革命老区的历史见证,是革命传家宝,我们要世世代代保存下去,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相关链接:
  刘朝贵,藏族,泸定岚安乡脚乌村人,生于1948年2月13日,196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参加工作,现享受副县级待遇。
  刘朝贵少时就读岚安小学,泸定中学毕业以后回家务农,曾先后担任本村的计分员、民兵排长、连长、团总支书记、医疗站站长;1966年任村治保主任、民兵连长;1967年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长;1983年任岚安乡党委副书记兼公安员;1984年任乡党委书记;1986年任烹坝乡党委副书记;1989年任岚安乡人民政府乡长;1996年任岚安乡人大主席团主席;2002年机构改革提前退休享受副县级待遇。
  刘朝贵在岚安羌族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熏陶下,热爱岚安这片世代繁衍生息的热土,立志改变岚安老区面貌。1996年,率队到中央、省、州筹集资金两百多万元,修通了泸定至岚安老区的公路。曾荣获泸定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农业普查员光荣称号。
  • 上一篇:《集邮闲话》12月初出版
  • 下一篇:他在藏文书法里书写梦想与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