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纪实康巴 >> 浏览文章

第七届藏、川、青、滇毗邻地区康巴文化旅游艺术节见与闻

《甘孜日报》    2013年11月11日

                                                                                                                                             
 

 


      本网讯 (记者 杨燕 文/图)十月的康巴高原金风送爽,果实飘香。10月19日上午,在昌都解放63周年这个特殊日子里,第七届藏、川、青、滇毗邻地区康巴文化旅游艺术节在昌都津昌体育文化中心开幕。藏、川、青、滇毗邻四地州各族人民欢聚在昌都,共同展示康巴人民的美好新生活,共同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本届文化旅游艺术节的主题是“魅力康巴,相约昌都”,按照“节俭、安全、友好、和谐、圆满”的原则,立足康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大力弘扬藏、川、青、滇四省区优秀传统文化、三江地域文化和茶马文化,展示具有康巴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和文化合作交流,增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推进群众性文化创建,努力打造康巴特色文化产业和生态旅游品牌,全面促进康巴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
      为期五天的艺术节,包括开幕式、闭幕式、文艺展演、发展成就展览、文化旅游论坛、书美影展、商贸展销洽谈、民间体育比赛、服饰展演等丰富的内容,让昌都观众和远道而来的宾客享受了一道道独具康巴风味的文化大餐。
      看,康巴歌舞的魅力演绎
      康巴地区的歌舞历史悠久、种类多,每一个地区又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歌舞,康巴人能歌善舞,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康巴艺术节,更是一个歌舞荟萃的舞台,来自甘孜、昌都、迪庆、玉树的精彩歌舞节目都在这里展示,一场视听盛宴在这里上演。
       弦子、锅庄和热巴是康巴舞蹈最具特色的三种形式,几乎每一场文艺演出,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有的演绎传统,有的融合现代舞元素,不论哪一种,由康巴的小伙姑娘们跳来都是那么动人心弦。 对于看过了巴塘弦子、真达锅庄的记者来说,昌都舞蹈最有吸引力的就是热巴。热巴舞是融说、唱、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是藏民族最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跳热巴舞时,男舞者边说边摇铜铃,女舞者边舞边敲热巴鼓。传统的热巴主要流传在西藏的昌都、林芝、那曲地区,以及甘孜、玉树、迪庆等康区一带。其中以昌都地区的热巴声誉最高,在昌都有名可考的热巴流派多达十几种,分布在丁青、察雅、类乌齐、边坝、洛隆、八宿、左贡、芒康等县,昌都地区也素有“热巴之乡”的美称。
       在康巴艺术节开幕式上,来自丁青的热巴舞表演让人们大饱眼福,真正感受了一次热巴的魅力。热巴舞里,最精彩的场景就是,女子双手持鼓和鼓槌高举头顶,一边翻转身子一边击鼓欢舞,犹如孔雀开屏。开幕式前,在舞台后看见了几个正在练习热巴舞的小女孩,几个人边练习边相互指点着,看着她们认真的表情,看着她们的舞蹈动作,让记者像当初看见那群跳甘孜踢踏的小男孩一样,有些感动。
      迪庆州演出中的傈僳族舞蹈《阿尺木刮斗嘎来》,形式新颖,区别于传统的康巴歌舞,深受观众们的喜爱。据迪庆州编导左丽香介绍,傈僳族舞蹈大致有三种类型,有模仿动物行动的舞蹈,如鸟王舞、鸡吃食舞、猴抓虱舞;有生产生活舞,将生活中的动作姿态,如收小米、开火山、狩猎、洗衣等赋予艺术的韵味,表演起来活泼多变,热情奔放;有表现战斗的舞,这种舞蹈表现勇猛无畏的精神,体现男子的阳刚之美。
      玉树州的演出让人最感动的就是关于玉树地震后感恩奋进的篇章。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在党和国家的关心、领导下,社会各界积极支援下,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奋起自救,全力抢救生命,妥善安置群众,恢复正常秩序,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如今三年过去了,灾区的恢复重建有了成效,但是玉树人民没有忘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没有忘记在地震后向他们伸来援助之手的同胞。这次在康巴艺术节上,玉树州带来的情景剧还原了地震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画面。听说,演员里有很多都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看到他们真情的演出,许多观众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不用说,我州的文艺演出在康巴地区已经能代表较高水平。所以,这次艺术节上,来自我州歌舞团的广场文艺演出和专场文艺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舞蹈《祈福吉祥》、《嘉绒姑娘》、《踢踏》选取了具有我州特色的舞蹈:道孚扎坝嘛呢锅庄、甘孜踢踏丹巴嘉绒风情舞蹈,经过精心编排,让昌都观众和来自其他两州的代表们大饱眼福,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听,康巴发展的力量汇聚
      “藏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巴文化是藏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奇葩,是藏民族优秀文化中最具性格、最具活力、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其文化特质以藏族优秀文化为主体,以包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形态,涵盖了藏区东部经济、社会、政治、宗教、艺术、风俗乃至人群心理等各个方面,具有多元性、兼容性、复合性等特色。通过康巴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人们联想到的不仅有康巴汉子、康巴文化,还有康巴生活、康巴生产、康巴忠义、康巴气质。准确定位、认识、宣传和推介康巴文化艺术,提升康巴文化品牌,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康巴,让康巴文化的世界属性得以充分展示,仍然是藏学界的重要课题,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只有研究更加地深入,才能使康巴文化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和弘扬。”    
       艺术节主办的康巴文化论坛邀请了全国各地文化艺术界、藏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旨在搭建研究康巴文化的平台,以进一步探讨康巴文化的历史成因,梳理康巴文化的发展脉络,挖掘、提炼、诠释康巴文化的内涵,展示康巴文化的学术研究成果,最终确立康巴文化的发展定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康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据了解,本次论坛是昌都乃至西藏历史上专门研究康区文化成果最丰、影响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学术盛会。它对于推动康巴文化的研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文化论坛上,专家学者的发言向大家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康巴文化,为了解康巴和康巴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格萨尔》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英雄史诗,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它不仅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而且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认识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代表着古代藏族民间文化的最高成就。希望通过这次论坛,大家能更多地了解《格萨尔》,更好地认识《格萨尔》说唱艺人,为弘扬《格萨尔》文化作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教授降边嘉措的一席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一定要做好保护和传承藏族文化的经典。
        西藏音乐家协会主席、一级作曲家美朗多吉就藏区现代音乐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说,西藏当代音乐是在社会主义形式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与几千年的传统音乐相比有着质的飞跃,它代表着西藏音乐的一个新纪元,标志着西藏音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西藏传统的音乐素材,又结合了当时的时代历史背景,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藏区现代音乐还有很多不足,如音乐人才缺失,特别是音乐创作人才匮乏,各音乐团体机制的不完善,缺乏走向市场的经营经验等。”美郎多吉说,这些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四川大学教授康·格桑益希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历年来有近百幅美术作品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展览和比赛,并多次获奖。他在论坛上关于藏传唐卡人文审美功能的变异与发展的发言,让在场所有人受益匪浅。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青藏高原生态文化旅游成为大众化消费时尚,其中藏族传统绘画唐卡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样式成为藏民族传统文化的名片,唐卡以其历史悠久的信仰文化和当代审美文化的双重身份突显于世,被国内外人士广为收藏。面对信仰文化功能与经济价值功能的冲突,以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的双重机遇,唐卡已悄然走下了最初单纯的信仰文化圣殿,进入了广阔的国际化审美空间,走进了不同人群、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世俗社会,成为全世界人民喜闻乐见,共同享有的艺术。康·格桑益希阐述了唐卡的传承发展现状、面临的新局面,还为大家介绍了当代多吉画派唐卡的特色及价值,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技艺与当代文化表达的和谐发展。
        论坛上,专家、学者的发言一个接着一个,涉及到康巴文化的方方面面。他们每一个的发言都是沉甸甸的,都能让我们从中感悟到很多;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康巴文化的博大精深,看到了康巴文化的灿烂历史,也看到了康巴文化发展之路的漫长和崎岖;在骄傲自豪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到康巴文化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除了文化论坛,本届康巴艺术节还举办了旅游论坛。康巴地区毗邻四地州地缘相连、特色相异、利益相关,彼此间和谐共处、共同组成了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康巴地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交流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独具魅力、底蕴深厚、内涵广博的康巴文化,孕育了康巴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宽容大度的优秀品格,传承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四地州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也是联手打造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根本所在。旅游论坛为解决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挑战、增进交流、促进合作、共谋发展,更好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实现四地州间的互利共赢,建议“共同致力于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共同致力于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共同致力于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精品;共同致力于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转变;共同致力于培育拓展旅游市场”。相信,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旅游发展经验,巩固合作成果,必将促进四地州旅游业发展、合作、深化、升级,形成旅游发展合作共赢新机制。
       感受,我们的康巴艺术节
       每一届康巴艺术节,从导演到演员,从代表团领导到工作人员,从媒体记者到观众,四地州的参与者都不在少数,他们每一个都有自己不同的艺术节经历,在他们每一个人眼里也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艺术节。
       在我州参加艺术节的服饰表演队里,汪青已经算是老大哥了,他前后参加过多次服饰表演,对于这次到昌都参加康巴艺术节,他说自己很激动,也很高兴。“能代表甘孜州展示我们的民族服饰文化,我觉得很自豪。”汪青说,甘孜州的服饰在整个康巴地区来说很丰富,也最华美,像他穿的那套行头从服装到各种饰品,大小就有二十多件,每一件又有自己的独特的工艺。汪青觉得,能把这些民族手工艺展示出来,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藏民族服饰文化,是一件很好的事。参加这次康巴艺术节,汪青不仅是一个表演者,在服饰队里,他还是年轻人的老师,休息的时候,他经常给年轻人讲自己的表演经验,队里的年轻小伙泽仁尼玛经常向他请教。“我觉得能参加此次康巴艺术节,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不仅有像汪青大哥和阿布老师这样的专业指导,而且和其他地州的演员同台演出,可以了解其他地方的服饰,学习他们的表演展示技巧。”泽仁尼玛和其他年轻队友一样希望今后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参加艺术节书美影展负责布展的州文化馆美术摄影部主任钟键对参加这次康巴艺术节也有自己的感想。“这是四地州交流、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州为参加第七届康巴艺术节书美影展准备了40多幅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充分展示了我州的水平。但是由于场地的原因,还有很多带来的作品没能进行展示,很可惜。”对于组织这样的展览,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今后可以就形式和内容作一些调整,要有一些新意,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在看了我州的书美影展作品后,四川大学教授康·格桑益希说,很高兴看到甘孜州的这些优秀作品,他从中看到了在传统中有创新,这是很可喜的。希望甘孜州的作品今后能更深入生活,发现新题材,多出精品。
      “参加康巴艺术节,对我们演员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州歌舞团演员泽仁扎西说,团里的所有演员都很高兴能参加演出,特别是看到热情的观众们,大家的劲头就更足了。当在广场演出中不畏严寒坚持赤膊演出得到观众的问候,他们心里很温暖。
        来自迪庆的演员宗晓芹说,很高兴能把迪庆歌舞带给昌都的观众,她们精心准备的节目从不同层面展现了迪庆的风情,艺术节为四地州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希望通过她们的节目能吸引更多人到迪庆旅游。
        在享受了视听盛宴后,观众对艺术节也纷纷表示满意。“艺术节的节目都很精彩,我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发到网上,让亲朋好友也能饱饱眼福。”援藏干部闫玉城说,藏族的民族服饰表演让他印象很深,他很喜欢。
      “四地州的文艺表演都很好看,我很喜欢。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甘孜、迪庆、玉树的表演,这次现场的表演,比电视上更好看。”昌都当地的观众贡秋泽仁说。
         短短的五天时间,第七届康巴艺术节在大家的恋恋不舍中落下了帷幕,带着美好的记忆,大家期盼着下一届的康巴艺术节的举办。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康巴作家群走进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