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素描文人

甘孜日报    2023年10月13日

◎余中华

文人,一个斑斓的字眼,倘若不是砍肉的屠夫,或是浑身沾满铜臭的俗人,都会对文人多一份敬重。文人多与文化连在一起,多与社会的文明发展连在一起。遥望历史,始皇帝嬴政伟大,但论起知名度和国民对其的仰止程度,远逊于妙手著文的东坡郎。我乃今世后生,算不上文人,却钟情于文字。时常徘徊在文人的栅栏外,仰视文人,天长日久就想来一篇关于文人的“速写”。

多愁善感,仿佛是文人自带的光芒。当年,杜工部为躲避战乱漂泊蓉城的时候,屋上的茅草被狂风吹得上下翻飞,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生活的愁苦,好像在他身上没发生一样,杜老前辈居然还想着天下寒士何时能住上宽敞高大的房子。这种多愁善感,虽有替古人担忧的味道,但也让他的那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横空出世,传诵千年。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之时,还在想大宋何时击退金兵,完美收复壮丽的河山。或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是留给儿子的最终遗言。可见,无论杜工部,还是陆游,个人情绪上的多愁善感融入的是百姓冷暖和家国情怀。有了这种情怀,也让文人的多愁善感熠熠生辉。悠悠尘世,有了文人的妙文华章,人们感受的生活不仅仅是眼前苟且,更深层次的是精神上的慰抚和灵魂上的安适,憧憬的是诗与远方。

才情个性,又是文人的一大特质。文人的才情,决定文章的分量和厚重,个性则是决定仕途发展的高度。才情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得以提高,个性则有娘胎里带来的一些成分。撼山易,撼个性难。如果说,利用文人兼备的特质,把它拼成“人”字形状的简图,多愁善感列为“头部”,那么,才情个性就是“四肢”。两大特质相辅相成,撑起文人独立前行。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才情,可以说达到中国文化史上的天花板,留于后世的名篇比比皆是。有宰相之才,却没有达到宰相之位,何也?关键是他刚正不阿的个性使然。时任宰相王安石和司马光,论才情远逊于苏东坡,何以博得宰相之位?关键是他们个性有很好的柔韧度,这一点却是苏东坡无法比拟的。当然,古时国家的方略是文治国武安邦,现在文艺创作的方针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有本事,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为官者也并非文人之所能,只要国之才俊,无论文武,愿为国效劳皆可入席。

文人因才而清高,因傲而孤独。“谈笑有鸿儒”,只能让朋友圈越来越小;“往来无白丁”,只能让自己越来越孤单。当生不逢时,足以让你丢掉卿卿性命。三国时期的文人弥衡,曾被朋友举荐于曹操,自恃清高的他称病不去。曹大怒,封他为鼓手作以羞辱,并把他遣送给刘表。可他对刘表也很轻慢,刘又把他送去给江夏太守黄祖,最后因为和黄祖言语冲突而被杀。目空一切,不知天高地厚,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又有何用?真算得上是文人的悲哀!然而,在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史的演变中,因为清高孤傲,一身文人风骨,不趋炎附势,步入弥衡后尘的文人何其多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因不迎合楚国贵族而遭排挤诽谤,无奈投江自杀。看不惯封建官场的斑斑劣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朝田园诗人陶渊明,干脆辞职隐退。还有,那个号称斗酒诗百篇,长安城中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青莲居士,桀骜不驯,心高气盛,结果适得其反。最终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自叹形单影只,知己难逢。其实,文人的劣根性早已为他们悲催的命运埋下伏笔,人们在惊艳他们惊世才华的同时,更哀叹其不食人间烟火的迂腐。当然,文人有文人的处世之道,否则,就不成文人了。

文人相轻,是文圈里不公开的秘密。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有这么一句话:“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可见,其史已久。究其原因,或因人性使然、或因心胸狭隘、或因自私作祟。文人爱拿自己与古贤相比,与今人相较,对那些文章发表数量比其多的,发表档次比其高的,名气比其大的,心生嫉妒。而对那些诸多方面不如自己的,则又表现出不屑一顾。总之,自己的文章才是最好的。这也难怪!文人常把自己文章比作“孩子”,“孩子”当然是自己的乖,管他丑也好俊也吧,怎么看都顺眼。倘若自己“孩子”遭了白眼,或受到非议,这是文人不可接受的,往往会撕下斯文,护犊怒状犹如河东雄狮,击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其实,沾染点文人相轻的陋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相妒发展到相残相害的地步就恐怖了。战国时期的李斯与韩非、孙膑与庞涓就没有走出这样的怪圈。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人相轻相残相害的悲剧,不可能再会重演了,但这一怪象依然会存在于现在和未来。文人如何做到相互欣赏、彼此怜惜和互敬包容呢?这方面,古人早以为我们树了榜样。北宋时期,苏东坡和王安石在官场上是政敌,苏遭到王的排挤屡屡贬谪。但苏对这样的政敌,却以德报怨,体现得相当宽宏大度。当王安石退隐金陵时,苏前去拜望,两人一起谈诗论文、谈天论地,莫逆于心,被文坛传颂为千古佳话。

文人的特质很多,还可以列举一些。诸如:文人的虔诚与执着、文人的风骨与气节等等,限于篇幅不一一详述。作为热爱文学的后生,对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承载着国家治理和灿烂文化传承的文人心怀仰止,写了上述粗糙的文字。虽深感蜉蝣撼树,但内心激情燃烧不止。


  • 上一篇:黛玉吵架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9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