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悠悠千载池州地(上)

甘孜日报    2022年12月20日

◎楚江舒

G318抵达池州,距离终点还有整整一万公里。池州北临长江,南接黄山,西望庐山,东与芜湖相接,作为滨江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作“千载诗人地”,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曾经从“此生必驾318”创始人崎处听闻过池州的美名,在那次对话中,崎津津有味地讲到池州的祁门红茶、池州美食和经典文化等,让人不由自主想沿这条国民公路风驰电掣到池州一品饕餮盛宴,并领略G318池州段的更多美丽。

其实,沿G318从初始点上海出发,一路蜿蜒、盘旋、高升,让行走在G318上的人们从0海拔上海到达世界屋脊,一路所了解到的不仅是海拔、自然等的变化,还有风俗、民情和味道的变化。淡淡的祁门红茶茶香就让人回味无穷,这也让来往于这条路上的人们对茗茶、茶艺等有了更多兴趣,包括不同海拔的水、茶,还有用不同材质的壶杯和不同方法泡制出的茶,均让人无限神往。

说到池州美食,他则用了“重色轻油,轻度腐败”这八个字总结,并反复提及炒米浇上鸡汤,米香味伴着鸡汤的香味让他喝了一碗又一碗的滋味。还有那用黄公广润泉水制作的豆腐清爽滑嫩,就连当年撰修《杏花村志》的郎遂都赞不绝口,“郎遂豆腐”之名也由此得来。其食材构成主料为石磨泉水豆腐,辅料为香芹、小葱、香菜等。工艺流程十分考究:首先,石磨泉水豆腐经过大厨定型打花刀;然后,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炸至表面金黄,浇上秘制蔬菜汁;最后,再用小火慢炖四十分钟,吸收了汤汁的豆腐,嫩、滑、鲜、香。池州美食特产举不胜举,还有九华黄精饼、池州辣椒鲊、焦枣红烧肉、东至米饺、陵阳豆腐干、贵池小粑、石台富硒茶、秋浦花鳜、必胜板栗等。

茶余饭后,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让人们领略了G318池州段的另一个洞天——经典文化传承:黄梅戏、唢呐表演让人拍案叫绝,还有压轴的中国戏剧活化石傩戏,更让人惊喜不断,观赏之际均连连赞叹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我们中国人的国民公路G318所带给世间的美好。

池州,别名贵池、秋浦,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立州府建制以来,其间人文荟萃,佳话连篇。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俊才名流。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先后任池州刺史、知府。此外,还有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文天祥、岳飞、朱熹、陆游、李清照等许多文人雅士也曾徜徉在池州山水之间,留下了数千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被称作“千载诗人地”。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诗篇,吟唱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不朽诗句;晚唐诗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时写下的《清明》诗,被后人称作千古绝唱,也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蜚声中外;始于母系社会的贵池傩戏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

池州佛教文化特色鲜明,源远流长。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九华山,千百年来,古刹林立,飞阁流丹,香烟缭绕,修持佛法,享有“莲花佛国”之称。

在池州,有一位至今还在纪念的古人,那就是昭明太子萧统,“贵池”由来与他有着深厚渊源。

贵池位于皖江南岸,一直是池州府治。历史上曾名石城、秋浦县和九华、华阳府,现为池州市政府所在地。南朝梁时,贵池叫石城。距今城西南70里,有苍埠镇,因地势东西两石山、夹立如城,故名石城,是石城县故址。据《嘉靖池州府志》载,石城当时属宣州为京城内郡。天监元年(502年),萧统立为皇太子,史称昭明太子,石城成为太子封邑。515年,梁武帝在太极殿接见臣僚,为昭明太子萧统举行加冠礼,下诏让昭明太子戴金博山冠,恩准远游。515-529年左右,昭明太子先后在石城居住了十多年。

萧统的文学天赋和成就很高,史料上说他三岁开始学《孝经》《论语》,五岁就读背诵《五经》,九岁在寿安殿讲授《孝经》,没出一点儿差错。萧统留下了许多作品,最著名的是他亲自主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除了文学造诣,萧统的性格、人品也几近完美,喜好文史丝竹,贵而不骄,面静而内明。一般文人多与“风流”二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萧统贵为太子却能洁身自好,几乎不近女色。有一次出游宴乐,有人提议,这么好的风光,咱不如去叫几个女乐来消遣。萧统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吟了一首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大意是:这里有山有水,风光无限,何必要那些娱乐场所的东西,把别人给羞了个半死。萧统的孝心和仁心也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萧统性爱山水,到了石城,但见山水洞湖、楼台亭榭比比皆是、处处皆景。觉得此地有潇湘、琅琊、苏扬、秦淮之气色风韵,很快就迷恋上这方山水,常带侍从游历于山水之间。一日,昭明太子乘船顺河而下,来到琅山崖,端坐在牯牛石上,放线垂钓,半天不见动静,正欲收钩。却见鱼线急速下坠,忙屏住气息,用足力气提上来一条大鳜鱼,命侍从拿回做菜。不一会满锅鲜汤、香气扑鼻,刺少肉多、松软可口,萧统大加赞赏:“水出鱼美,名为贵池”。由于萧统喜爱秋浦风光,爱吃秋浦鳜鱼,称赞“水好鱼美”,封誉“贵池”。根据这一典故,后人才改“秋浦县”为“贵池县”,沿用至今。从此以后,池州贵池特产“秋浦花鳜”便名扬四海。李白曾五次游览秋浦河,赏水品鱼,留下了很多传世诗句;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品尝秋浦河鳜鱼后,留下了“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于掌”的千古佳句。

牯牛石现在今殷汇镇杨桥村郎山崖下,秋浦河与大王河交汇处的秋浦玉镜潭旁,后人尊称这块奇异石为“昭明钓台”。古人有诗为证:“萧梁今已远,千古仰风流。犹见高台峙,常怀帝子游。”

《舆地志》和陆游《入蜀记》均有记载。据考:太子封誉的贵池,仅指秋浦河,即苍埠镇到池口这段。贵池县因“水”而得名:即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置石城县,到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改置秋浦县,唐五代(926年)又改秋浦县为贵池县,以表示对昭明太子的尊敬和怀念。

“池州”的得名,据丁绍轼《荒政碑记》云:郡以池名,盖郭外即湖,湖外为江,郡治襟江带湖,城阙宫室,宛在池上。“州城宛如水中洲”(周必大),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池州,由来已久。

萧统长期深受池州人民爱戴,是因为萧统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关注百姓生活。519年以前,池州一直大旱,田间颗粒无收,在池州百姓发生严重的饥荒时,萧统目睹这一切,多次上书给皇上,亲自安置送粮赈灾,才使池州百姓渡过劫难。

诗仙李白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优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为秋浦仙境之魂。其诗云:“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这也让历史名人骚客纷纷踏踪而来,寻幽访胜,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文佳作,因而美丽的秋浦河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

贵池民间素有“无傩不成村”的谚语。清代以前,几乎居住于此的家族都有傩事活动。目前,傩事活动还常见于贵池东、南部的众多村落以及青阳县的陵阳、杜村等乡。它的活动,仅仅以家族或不同家族因地缘关系或姻亲关系而建立起的社祭祀圈为范围,反映出古老的农耕文化特色。

傩,源于原始社会的逐疫,甲骨文中即有室内驱赶疫鬼的卜辞。《论语·乡党》已有“乡人傩”的记载。到了汉代,宫迁每年举行“大傩”仪式,除了戴面具摹仿十二种神兽,舞蹈驱除鬼魅外,还有手执鼗鼓的侲子合唱礼神的歌曲。贵池的逐疫活动也称作“傩”,当是沿袭了中原的古代傩文化传统。贵池傩又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中原文化与越、楚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明嘉靖《池州府志》最早对贵池一带的傩事活动作了简单勾勒:“凡乡落自(正月)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像,或滚球灯,妆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群饮毕,返社神于庙。” 记载的活动内容与今日对比,仍然基本相同。据清代贵池人郎遂所编《杏花村志》记载,贵池傩戏源于对昭明太子的祭祀活动。其中记载池州府治的四乡傩队八月十五日朝觐梁昭明太子萧统(池人奉为“土主”)的活动最为详细。证明,在清顺治以前,贵池每当秋季,要举行全境范围的朝觐“土主”活动体现着对土地春祈、秋报的农耕文化传统。从现存的仪式舞蹈、戏剧和音乐以及民俗活动各方面考究贵池傩是长期文化积淀的产物。它既有着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内涵,也受到儒、道、佛教文化的影响;在艺术方面,古代文化的层累面也很清晰地展现,如汉代的绂舞、矰舞,唐代的胡腾舞、西凉伎等;在戏剧方面,也可以看出变文、词话、傀儡、村俚歌谣及至宋杂剧、南戏对傩文化的影响。

贵池傩戏是安徽古老稀有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佛教圣地九华山下的刘街、姚街、梅街、棠溪、桃坡、元四、渚湖、清溪、茅坦、里山一带。它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

贵池傩戏一般只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时择日演唱。演员和观众都是本宗族成员。各宗族之间在演出日期安排、剧目顺序、演出形式,以及剧本、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这与当地的习俗风尚、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

贵池傩戏演出为三段体,即傩仪、傩舞——正戏——傩舞、吉祥词。也就是在正戏的前后,必须有“请神”和“送神”仪式,如“迎神下架”“送神上架”“请阳神”“朝庙”等。

贵池傩戏演出剧目有两类:一类是以舞蹈为主,以“悦神”为目的的傩舞与吉祥词。另一类是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的正戏(又称“本戏”)。

贵池傩戏由于各宗族代代沿袭,互不交流,故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它对研究中国古代戏曲、民俗文化、社会风尚、宗教演变都有一定的价值。

除了傩戏,池州的青阳腔还被称之为京剧鼻祖。这种戏剧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名,古时青阳县属池州府,还称“池州调”。青阳腔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宋代,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萌生的南戏,后来形成号称“四大声腔”之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腔,先后都在池州流行过,很快与青阳丰富的民歌、九华山佛俗说唱、大型宗教戏剧“目连”(俗‘还愿戏’)等民间艺术融合,约至元代形成青阳腔。并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实现了戏曲声腔上的重大革新,在中国戏曲声腔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作为南戏中一支突起的新军,青阳腔兴盛于明清,持续500余年,有《青阳时调》《时调青昆》《昆池新调》《滚调乐府》等青阳腔剧本选集并广为流传。

水出鱼美名贵池,

傩舞戏曲活化石。

古往今来名士聚,

秋浦河中可淌诗。


  • 上一篇:越走越荒凉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85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