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大渡河畔夕阳斜

甘孜日报    2022年06月05日

◎王朝书

钓鱼、打水漂、拣水柴、游泳、背河沙……大渡河边人声喧哗。夕阳落山了,人们还舍不得散去。

这是多年前,大渡河畔的景象。这个景象,今天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今天,先生和我因我的同学之邀,来到大渡河边的一户农庄。这户农庄还是一个地质博物馆。依河而建。农庄主人之所以相邀,主要是请先生我们为今后的发展,提些建议。先生原本不想出门,但经我劝说,还是从村里出发了。毕竟地质博物馆,是泸定县的首家。且是我同学办的。该去看看。

同学,姓黎。冷碛镇上人。我和他共同读书的时间,是在小学。小学毕业后,我们进了同一所中学,读初中。初中毕业后,他的故事,我就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没考上大学。不过,我读大学时,他已在泸定县城开了首家广告公司。生意不错。先生我们回村前,我们一直没联系。再次见面,竟在大渡河边。

同学,带先生我们看了他的地质博物馆。博物馆里所有的石头,都是他从大渡河畔、二郎山上,拣回来的。那些石头,大多是化石,还有的是形状、花纹奇异的花岗石。足足陈列了一大间屋。看着那些石头,先生和我都对同学钦佩。

随后,同学将先生我们带到河边。河边,是他想要发展的地方。然而,该怎么做,同学不确定。现在,他在河边搭建了厨房。客人来了后,可以吃柴火鸡。

厨师已做好饭菜。先生、同学我们坐在河边,边吃,边摆谈。

再次和同学坐在河边,我不由想起小时,大渡河边的热闹。

我在小姑妈家寄住时,夏天,爱拿上书本,到河边去,选一个石头坐下。时常,一个浪头冲到我脚边,再慢慢退去。那时,我可以看见浪花里的小鱼苗。那些鱼苗常是一群的。当浪头急速退去时,它们并不慌张。它们团成一团,随河水而去。那时,大渡河里的鱼很多。小鱼苗,在河边,可用手捉到。刚到镇上读书时,我和同学捉过小鱼。年龄增长后,我不再捉鱼。

看着鱼群,闻着河水的味道,我对书的内容,记得很快。当一本书翻完时,愉悦总会来到我的心田。那时,小姑妈家已有了电视。可,我依然想往河边跑。那时,不知为何,不少人都想去河边。其中,就有我的同学。他,对河边的石头着迷。从小学起,他即开始在河边拣石头,且将拣回的石头,保存起来。

想到往事,我对先生、同学说,小时,每天放学后,我们至少在河边会消耗一两个小时。我们没有为学习投入大量时间。可我们的人生,并没有因此而荒废。我的同学甚至没有读大学,但他却拥有了一座地质博物馆。

同学认同我的说法。他说,回来建农庄、建地质博物馆,虽然是为了盈利。但也是为了儿时的记忆。如今,大渡河因建水电站、采沙等,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河边,也少有人玩了。他回来看了后,这段河流的面貌变化不大。因此,租下了周围的土地,进行开发。希望,能让今天的孩子们体会到过去岁月里的快乐。

这时,先生说,同学的这座地质博物馆,很好。是一处孩子们成长的心灵基地。如今,再让孩子们像我们小时那样玩,是不可能的。但今天,回归自然,已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学的这座地质博物馆还有农庄,将为孩子们提供安全快乐回归自然的场地。农庄未来的发展,当从此入手,进行规划。

如何做,先生给了同学不少建议。不觉中,时间流逝。告别时,夕阳已西斜。

回家后,我对先生说,今天,看到同学的农庄,我的一个担忧放下了。大渡河不会成为一条只生产电和河沙的河流了。它依然会陪伴着孩子们成长。同学的农庄建好,大渡河畔一定会再次热闹起来。

先生说,那是必然。“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山和水,是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我的同学能自发想到,在大渡河畔建地质博物馆、开办农庄,正是因为,今天我们的生命在诉求着,需要山,需要水,需要仁爱,需要智慧。


  • 上一篇:陕西方言专家寻找康定“炉客”亲人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8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