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铁索铸军魂 太行耀金山

甘孜日报    2022年05月27日

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之一刘金山的传奇人生

刘东升在父亲碑前留影。 本网资料库图

《飞夺泸定桥》实景剧剧照。 本网资料库图

◎刘苏芳 王永模 王渝孜 搜集整理

2011年5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主持人肖艳在泸定桥纪念馆拍摄《重访纪念地——飞夺泸定桥》电视节目时,泸定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罗楚凯利用休息间隙交了一个手机号码给我,并说:“这是一个姓赵的同志电话,他来电话说,飞夺泸定桥22勇士刘金山是他外祖父,是否真实,请去电话联系看看。”

经过联系,得知这个姓赵的同志叫赵鹏,在苏州市工作,他在红色网站上浏览到泸定在寻找当年飞夺泸定桥22勇士的消息。特地打来电话,随即又联系上了刘金山的大女儿刘东江、四女儿刘苏芳,她们都滔滔不绝地讲述了父亲刘金山的夺桥故事,而且还说是活下来的18个勇士之一。当年5月24日,赵鹏用快件寄来了刘金山勇士非常珍贵的照片和史料。后来刘苏芳、赵鹏又先后专程赶赴泸定桥上瞻仰和体验红军飞夺泸定桥那段“奇、绝、惊、险”的战斗情景,并代表全家人向泸定县赠送了《刘金山自传》和刘金山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军衔时的照片共8张,填补了泸定县没有刘金山勇士照片的空白,也是泸定县几十年来寻找飞夺泸定桥22勇士的又一重大收获,他对于学习、传承、弘扬红军飞夺泸定桥的革命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看着档案,原来刘金山是著名的钢铁勇士,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有许多的故事。

参加革命队伍

刘金山,江西人又叫他牛娃子。1908年出生在江西赣南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三岁时母亲去世,所以对母亲的印象一点都没有。八岁时,父亲也去世了。从此就成一个没妈没爹的孤儿。这时,地主就让他去放牛劈柴。他还没有牛背高,却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赶着牛上山,回来时再砍一捆柴交给地主,不然就没有饭吃。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不得温饱,更没有人身的自由,只是不停地干活,不断的受鞭笞,成为一个奴隶。后来,红军到了赣南活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刘金山家乡闹“红”(革命),他深受革命的影响,仿佛从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他那时候还不懂得什么叫革命,只知道出来革命就有饭吃,不受地主恶霸欺凌。于是,1929年10月,他毅然秘密参加了赣南地方农民游击队。赣南山高林密,他常常是白天分散上山或下地干农活,到了晚上,就在脸上抹几把锅底灰,打着红旗,随着队伍出发去打土豪分田地。乡亲们都说他是“满脸黑灰”,一身破衣地走进革命队伍的。11月初,上级决定组织赣南农民游击队暴动。刘金山从来没杀过人,但眼下杀的是骑在穷人头上的恶霸地主,从他

懂事起,就受尽他们的欺凌,现在要报仇了,所以就不怕了。但在拿刀前,他还是喝了酒壮胆。在这次暴动中,他们就杀了六个反动恶霸,夺了八、九支枪,武装了自己。之后,刘金山又动员不少农民兄弟参加了游击队。

12月份,赣南地方农民游击队改编为赣南游击队。1930年1月,红军扩编时将赣南游击队扩充到红35军,刘金山在红35军308团任班长。

1930年是红色区域和红军大发展的一年,10月,蒋介石调集十万兵力,对江西革命根据地开始实行围剿。党中央、毛主席率领红军开展了反“围剿”。刘金山参加了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除第一次反“围剿”是执行牵制任务外,其余四次都是参加前方作战。

1931年春,蒋介石不甘心于第一次围剿的失败,又调集二十万兵力分四路大军向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毛主席率领三万红军,依靠地方武装和群众配合,在东固、富田、中洞、白沙、广昌和建宁等地横扫七百里,打破了这次围剿。特别是刘金山奉命带队在激烈的富田战斗中,战士们英勇杀敌,不怕牺牲,打垮了敌人的疯狂反扑,取得了富田战斗的胜利。

1931年6月,蒋介石两次围剿失败后,赤搏上阵,调集三十万兵力发动第三次围剿。刘金山奉命率领部队参加莲塘、良村、老营盘,高兴圩等战斗。1932年初,部队编入红四军十师,刘金山先后任副班长、班长。合编整训后,参加了攻打赣州城的任务。赣州城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地势险要,敌人的防守也很坚固。赣南山区都是崇山峻岭,山高林密,刘金山与敌人的鸦片烟枪部队(广东敌兵都是两支枪:一支步枪,一支鸦片烟枪)相遇,鸦片烟兵战斗力很差。刘金山一个人与五、六个敌人遭遇,开始拼刺刀,而拼刺刀一向是刘金山的“绝活”,一连刺倒敌人四个,剩下的两个逃跑了。这时夜幕降临,趁天黑,急行军下山,摸到赣州城墙边,参加攻城战斗,一次又一次强攻未能打开城门,后来用炸药装在棺材里炸塌一处城墙,部队才攻进赣州城,在战斗中刘金山也挂了彩。攻下赣州城后,毛主席随即东征打龙岩、天宝山,攻占漳州。准备攻打漳州前,毛主席还亲自给部队作了战前动员。攻打漳州,途经天宝山,是通往漳州的天然屏障,敌人的一个教导团在这里防守。刘金山率部队进攻天宝山,打得很艰苦,几乎打红了眼,枪管打红了,干脆脱下上衣,赤膊上阵,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血战。部队夺取天宝镇后,直逼漳州城。攻入漳州城内才知道城中无兵把守,只是一座空城。部队又去占领了机场,俘虏了一名飞机驾驶员,并缴获了一架敌机。部队还将缴获的大批款子、药品、食盐、布匹等物资,全部运到了根据地(瑞金)。刘金山非常高兴地说:“这一仗是毛主席亲自指挥的,打得酣畅淋漓。”6月,刘金山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刘金山的一生与中国革命事业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1933年春,蒋介石想扑灭革命的火种,竭力鼓吹“攘外必先安内,抗日必先剿共”的反革命政策,再一次调集五十万大军第四次围剿红军。为了保障红军主力在黄狮渡一带歼灭敌人,刘金山奉命参加黄坡、草台岗的阻击战斗。在黄坡伏击战中,刘金山打得异常顽强,他的子弹打光了,就与敌人拼刺刀,后来刺刀拼断了,就用枪托砸,到枪托也砸断了,还有五六个敌人包围了他,情急之下,他竟然神奇地拔起身边碗口粗的一颗树,绕身横扫,砸得敌人昏头转向,四处逃窜。在战斗结束的总结大会上,刘金山受到了团政委王平同志的表扬,并由班长提升为排长,编入红一军团二师五团三营九连。从此,刘金山就以机智勇敢,不怕死而闻名全军上下。

1933年10月,蒋介石又调集一百万兵力,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刘金山奉命率一个排在兴国坚守三个碉堡,与敌人战斗一个半月,白天阵地被敌人打坏了,夜间再修补。战士们打得都很艰苦,也很勇敢,衣服都成了布条条,在与敌人拼刺刀中,刘金山连续刺倒四个敌人,不料侧面一个敌人扑了上来,他急中生智,飞起一脚,敌人被他踢翻了,但敌人的刺刀在他的小腿上割下拳头大的一块肉(治愈后,左脚小腿上还留下了一块凹进去的伤疤),最后,还是用手榴弹和地雷打退了敌人,守住了阵地。这次战斗,全排人人受伤,被评为模范排。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干挠,给红军带来了巨大损失,中央被迫放弃红色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刘金山随中央红军长征,部队为左路前卫,连续冲破敌人三道封锁线。11月,为冲出一条血路,红二师为先头部队渡过湘江,与敌浴血奋战,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后,继续向贵州黔北挺进。

铁索铮铮铸英雄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回师遵义的土城战斗中,刘金山奉命带尖刀排攻打土城,全排战士打得勇猛顽强,由于敌强我弱,我军腹背受敌。为避其锋芒,我军主动撤退,在战斗中,刘金山不幸身负重伤,难以行军。领导决定给他一些钱,留在老百姓家里养伤,但他坚决不去,无论如何也不肯离开部队,不愿离开生死与共的全排战友,一定要跟着大部队行军,他这个排的战友,也一定要他跟着大部队行军,战士们哭着也不愿意离开他,连拖带拉架着他走。刘金山拖着病弱的身体,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信念,他始终没有掉队,随主力一起穿过了滇(云南)、黔(贵州)、川(四川)等地,刘金山的伤也慢慢的好了。漫长的行军和频繁的战斗,部队伤亡很大,但有不少老百姓充实了队伍。伤愈不久,正赶上飞夺泸定桥战斗。

5月下旬,刘金山和战友随红四团跋山涉水,艰苦行军,辗转来到安顺场渡口,蒋介石派部队前堵后追,妄想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红一师一团在杨得志团长的指挥下强渡大渡河,打开了北进的第一条通道,但是人多船少,河水瀑涨,无法架桥,敌机在头顶盘旋、投弹,敌人重兵已经从几个方向追赶。红军数万人马仅靠三只小船渡河,就将处于两面受敌的险恶境地,很可能会蹈太平军石达开的覆辙。然而就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那一刻,毛主席当机立断,下达了死命令——抢夺泸定桥,其部署是:左纵队必须在三天内,右纵队必须在两天半内赶到泸定桥。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万一无法夺取泸定桥,则刘伯承、聂荣臻率领右纵队到川西打游击,开辟根据地。中央和军委继续活动,寻机北上。

27日凌晨,漫天大雾,大渡河两岸白茫茫一片,只有大渡河水发出震天怒吼,红四团临危受命,担任左纵队先头团。临走时,陈光师长讲话说:“中央军委和几万红军期待着你们尽快拿下泸定桥,夺取泸定城,任务十分艰巨,我们相信红四团能完成这一任务。”

红四团以急行军速度奔向泸定桥,沿途不少路段是盘旋在悬崖峭壁上的羊肠小道,下面是惊涛骇浪的大渡河水,令人目眩。队伍行进的第一天,边打边进,前进了80里;第二天,为坚决执行军委“限29日夺下泸定桥”的作战命令。红四团在疾风暴雨中,以一昼夜240里的速度挺进,于29日清晨按上级命令,占领了泸定桥西岸,并立即对桥进行侦察和召开全团干部会。

泸定桥飞架于大渡河上,它的磅礴气势和险峻果真名不虚传。桥上的大部分木板已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十三根寒光闪闪的铁链。在泸定城内,妄图据险固守的敌人在桥东岸修筑了大量工事,机枪、火炮集中在桥头附近,不断向我军射击,封锁了桥面,阻止红军过河……

全团连以上干部大会决定:由第2连挑选22名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组成“夺桥突击队”,廖大珠任队长,刘金山任指导员;由第3连组成“铺桥突击队”,王友才任队长;由曾庆林统一指挥全团百余挺轻、重机枪,掩护夺桥和铺桥行动;由赵章成率炮兵营,消灭敌炮兵阵地和主要火力点;由陈世渠率教导营阻击泸定、康定方向的援敌。

下午四点,黄团长、杨政委站在桥头坐阵指挥。夺桥的总攻开始,数十名司号员一起吹响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向对岸桥头堡开火,廖大珠、刘金山、李友林等22勇士,手持驳克枪,背插大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抓住铁索,奋勇向前,勇士们快接近桥头时,拼死顽抗失利后的敌人点燃东桥亭,妄图用火来阻止我军进城。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映红了整个山谷。刘金山一手攀着烧得发烫的铁索,一手举枪射击,奋不顾身地随廖大珠跃进火海,冲入城内,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将敌人大部歼灭,残敌抱头逃窜。至此,控制了泸定桥,占领了泸定城。为红军北上开辟了道路,粉碎了蒋介石妄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千军万马从泸定桥上越过了天险大渡河。战斗结束后,刘金山才发现一只手臂已被铁索勒烫得血肉模糊,伤口治愈后,还留下了长长的一道伤疤。

六十多年后,当记者来采访他,说到飞夺泸定桥战斗时,刘老为之一振,揉了揉患病的双眼,挺了挺胸,仿佛那场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战斗就在眼前,使他终生难忘。他悲恸地说:“当时飞夺泸定桥,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冲过桥去,消灭敌人,夺桥活下来的十八位勇士,在以后的战斗中,多数都光荣牺牲了。”

漫漫长征路

红军过了大渡河,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可以大踏步地北进了,然而,摆在红军面前的是茫茫雪山和漫漫水草地。刘金山说:“爬雪山、过草地是长征路上是最为艰苦的一段路程。从江西瑞金大柏地出发时,我穿了一套打着补丁,但十分整洁的灰布军装,还打了几双草鞋备用。可几个月的行军打仗,粮食吃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变成了布条条挂在身上。过雪山时,既看不到一个人,也找不着一粒粮食。我拾来一块破羊皮,用绳子捆在身上,抵挡雪山上的寒流。草鞋早烂了,就在衣服上撕下几块布条条包裹在脚上前进。行军途中,随时都能看见牺牲的战友,排里的一位大个子班长,江西人,走着走着,就靠在冰石上永远的睡下去了!”

刘金山说8月下旬,部队进入这片有“人间地狱”之称的大草地后,行军更艰难了,草地茫茫无际,到处是深潭,时风时雨,忽而变成漫天大雪,忽而冰雹骤下。夜晚,大家挤在一起背靠背的抵御严寒,遇着风暴风雨,只能浑身湿淋淋地站在草地中等天亮。在草地上,即便遇见几个藏族牧民,也因风俗、语言不同,看到红军就跑了,很难弄到吃的,凡草地上能吃的野菜,能捉到的动物都弄来充饥连皮带也出拿出来烧汤喝了。不少干部、战士吃了有毒的野菜,就倒了下去,再没有起来。

9月中旬,刘金山随军到达岷山高峰——腊子口,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最后一道险关,也是北出甘南的必经之路,山岭陡峭,到处都是悬崖绝壁,一座木桥把两边的绝壁连接起来,桥下腊子口河水流湍急,徒涉不可能。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腊子口,敌人在这里布置了两个营的兵力。腊子口桥的周围和附近的山坡上都修筑了坚固的碉堡和工事,敌人想凭这险要的地势,把红军消灭在腊子口。开始,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指挥部队几次发起冲锋,没有成功,伤亡惨重。上级命令暂时停止战斗,经过反复研究分析地形后,决定组织“夺桥敢死队”从敌人的背后打。刘金山担任“敢死队”尖刀排的排长,乘着天黑,在向导带领下,他们用绑腿带连接起来为绳子,一个拉着一个,攀上腊子口敌人右侧峭壁的后山坡,然后又悄悄地跳下岩中断层,像神兵从天而降突袭敌人,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昏头转向。在前后夹击下,终于把敌人歼灭,占领了腊子口,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最后一道关卡,实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在这次战斗中,刘金山的右手失去了一截食指,为红军北上开辟道路,又立新功。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后,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刘金山被调到组建的陕甘宁边区独立师一团一连任连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所在部队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赴抗日前线。参加平型关战役后,又被派往阜平、田阳一带扩军,在一个煤矿动员了150多名工人参军,他还率这支赤手空拳的队伍,偷袭敌人碉堡,缴获一批枪弹武装起来。1937年底,晋察冀第三军分区(兼四支队)成立,他被任命为军分区十二大队一营(中队)营长。1938年秋,日伪军进攻五台地区,三分区在曲阳、唐县一带打阻击,后以营、大队为单位分散打游击。一次,他率一营与日军大刀队遭遇,战斗中,全营与日军拼刺刀都拼红了眼,他奋力甩开抱住他的两个日军并将其劈死。在另一次战斗中,军分区被围,他率领一个精干连从侧后反包抄,与鬼子拼刺刀,身负重伤,肠子不幸被鬼子的刺刀挑出来了,竟然毫无觉察,拖着肠子指挥战斗,直到把鬼子刺倒后,他才感觉到腹部疼痛,昏迷倒在血泊中。从此,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刘大胆。战后,刘金山被送到五台山医治养伤。由于战地医疗条件太差,肠子被打断后,无法接上,伤口化了脓,医院尽了最大的努力,未能使他脱离危险,一直处在昏迷中。幸亏遇到白求恩大夫的巡回医疗队,当白求恩大夫得知躺着的是从长征中走过来的红军干部时,心里非常感动,不顾旅途疲劳和身体虚弱,随即到病床前为他查看伤口,让翻译通知医生赓即做手术。情急之中,请老乡牵来一只山羊,白求恩大夫立即叫人宰羊取肠,并亲自主刀为他换上了一截羊肠。伤愈后,刘金山时常说,没有白求恩大夫,也就没有他的今天,是白求恩大夫救了他的命才大难不死。伤愈后,他作战更加勇敢。

1939年8月,上级调刘金山去抗大二分校学习文化,不想才两个月鬼子就开始扫荡根据地延安,他珍贵的学习机会因此中断,很快被调回三分区当副大队长,投身到反扫荡战斗中。

在雁宿崖战斗中,日军卯村宪吉大佐被击毙后,日军华北方面驻蒙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恼羞成怒,亲率第2、第4大队约1500人(伪军除外)进犯来源,杀奔雁宿崖报仇,企图寻八路军主力决战。11月初,日军进入一、三分区时,刘金山奉令率支队在黄土岭以东上庄子至寨关之间狭谷地段,对鬼子进行伏击围歼,并担任夺取山头的主攻任务。日军受到突然的打击,就像受伤的野兽那样,拼命挣扎,双方打得相当残酷,几次强攻未能夺下山头,若不迅速结束战斗,将对我军不得!刘金山身先士卒带领一个连,借炮火掩护迂回绕到敌人后背,前后夹击攻下山头并且全歼敌人,当场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这是抗日战场上,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的指挥官,在中国人民的抗战史上也是第一次,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也发来贺电。黄土岭战役阿部规秀阵亡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写了“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悼词。使日本朝野为之震惊。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在根据地传颂一时,这场战役也因此成为刘金山绒马生涯中最为“解气”、最为“过瘾”、最为“开心”的辉煌。

尔后,刘金山还参加了百团大战、“五一”反扫荡、海域战役、大石桥战役、以及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在数以百计的战斗中,都有他浴血奋战的足迹。战友们称他为刘大胆,妻子称他是“拼命三郎”,领导说他是一座摧不垮、打不烂的“金山”。他戎马一生,居功不傲,对党的事业忠贞不一,他认定了一个革命道理:“跟着共产党就是胜利”。

革命长风依旧

刘金山的夫人栾旭光,1925年2月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东海边缘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里。从小就是一个聪明伶俐、眉清目秀、身材高俏漂亮的小姑娘。14岁就做游击区地方妇救会工作。16岁那年腊月三十晚,风雪交架,天气格外寒冷,她穿着破棉袄,怀中揣着“鸡毛信”在羊圈里滚两转,脸上抹把灰,匆匆赶了一宿路程,蒙混过一个个日本鬼子据点,将情报送到来阳前沿阵地的许世友部队。从此,她便没有再离开部队,成了英姿飒爽的“小八路”。

与刘金山的相识、相恋,还是当年安东军区司令员肖华当红娘做的媒。肖华很朴实地对她说,他是位老红军,从雪山草地走出来的,多少次死里逃生,与他建立家庭会幸福的。才20岁出头的栾旭光闻言不免犹豫,战争这么惨烈,哪有时间考虑婚姻,她一门心思等待战争结束后找个老乡成个安稳的家,可是与周围朋友、老乡一商量都觉得老红军不错。不久栾旭光便做了刘金山的妻子。栾旭光曾荣获抗日战胜利60周年纪念奖章一枚、辽沈战役奖章一枚,是省厅级干部,育有两子三女。当记者采访栾旭光时,她不无感概地说:“这一辈子跟着他转战南北,照顾他和儿女们的生活,没有过个安稳的日子。看来这辈子就这么过了,希望孩子们能过得比我们好,比我们幸福。”

刘金山于1967年离休,与栾旭光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客厅里端端正正的贴着毛主席像。悬挂着十年前的江苏省军区赠送的镜框:“赠给红军老战士,弘扬长征精神”。门上“五好家庭”、“光荣人家”奖状已在岁月流逝中褪色,只是两老的军人本色越久越醇,时时关心国家军队大事,听新闻看报纸成了他们每天的“必修课”。组织上曾多次请他“出山”,他都婉言回答说:“我文化不高,让年轻的、有文化的同志干吧。”1964年定军衔时,他硬将自己的“正军八级”减至“正军九级”。曾有一位老部下多方寻找,来到他的家里,惊喜之后,发现老上级住了三十多年的家舍布置竟是这么简陋,墙壁也斑斑驳驳,建议修缮。刘金山仍一如既往地平静说:“不是组织上统一修建,我不能接受,怎么能搞特殊呢?”1995年,他的双目因白内障而失明,子女们劝他去上海治疗,他固执已见:“我是军人,一定要去军队的医院看病。”最后怮不过他才动了身,入院后,他像其他病人一样,听从医生的安排住进普通病号,从未说个“不”字,医生、护士都觉得这个老头儿特别“好说话”,当得知他的身份后,大家惊呆了,这样老资格的战功累累的老红军竟然从不提及辉煌的经历……他的医疗费,是让子女分担付清的,只是他的双眼已错过手术的最佳时机,没有复明的可能了。

刘金山子女说:“我们尊敬父亲但又害怕父亲。不论是就业还是其他问题,父亲从不肯为我们打一个电话,打一声招呼!我们靠的是自己,从未沾过父亲的光……”

对别人,刘金山只一个“让”字,对子女,他都不作半点让步。直至五个儿女都已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但也从未享受过一次父亲的专车。小女儿刘苏江对此感触极深:“单位里不看档案的人根本不会知道我是刘司令的女儿。”1970年,二儿子刘东生应征空军通过政审,母亲自然忧心匆匆:“当空军太危险了。”父亲轻轻一挥手:“去吧!只要合格就应该去,我们这样的家庭不当,谁当?”后来,儿子转业到上海航空公司担任国际航班机长,过硬的技术令一些外国朋友折服,愿以高薪邀请去外国,儿子回家高兴地告诉父亲,刘金山斩钉截铁正色道:“不可以!国家培养了你,怎能离开?”儿子没二话,顺从了父亲之意,成为东航的著名机长。

曾有一位任副参谋长的战友要给刘金山一个名额让四女儿刘苏芳去当兵,那时当女兵是件令人羡慕的事女儿很想去。可是父亲将名额让了出去,让女儿去一家工厂做了临时工。大女儿则去吴江农村插队,母亲舍不得,烧了几个好菜送去,不想又被丈夫数落:“不要这样嘛,苦是苦不死的!”当兵八年的三儿子刘东明现在是一名普通司机。

小女儿从小就被刘金山带着在自家院子里挖地、种菜、栽花、挑大粪……培养耕耘,使小女儿苏江样样拿得起,还不时给邻居送些菜。如今,父亲眼睛失明了,苏江带着她的小女儿继续耕耘,菊花、一串红、孔雀松之类不断在锄下开花。多年来,邻居们还照说那句话,赏菊用不着上园林了,到刘司令家瞧瞧不就行了。这让刘金山得意不已,回答道:“代代相传嘛……”

双休日,举家团聚,也是儿女们“洗脑子”的日子。逢有子女对当前社会一些不正之风发牢骚,刘金山总是理直气壮教导,个别现象不成气候。偶尔也讲几段战斗故事,有心的儿女们则悄悄按下录音键,称这是父亲和全家人拥有的最丰厚的价值连城的精神财富。

这就是一位老红军的革命胸怀,无论昨天,还是今天,革命风范依然。

1999年9月2日,刘金山盘算着还有20多天,就要普天同庆共和国五十华诞。他喃喃地说:“五十年了,不容易啊,要好好地庆祝……”苍天无情,大地含悲,9月3日,这位曾经为新中国诞生浴血奋战的老英雄,在共和国五十华诞前夕,因病治疗无效,在苏州逝世,享年91岁,刘金山安葬在苏州革命陵园里,共和国烈士永垂不朽。由南京军区立的墓碑上镌刻着:

刘金山,正军级离休干部,江西赣县人,一九零八年一月吉日生,一九二九年参加赣南游击队,一九三零年一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一九三二年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营长、团长、一六八师副师长、济宁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中央苏区根据地的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遵义会议时任警卫排长,保卫了会议的胜利召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抢占腊子口等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平型关、百团大战及率主攻部队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的黄土岭等著名战役,因负伤,接受了白求恩大夫的手术治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一生作战数百次,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一九九九年九月三日在苏州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金山不倒,英雄无悔,

巍峨丰碑,浩气长存。


  • 上一篇:离别在不经意间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80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