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仙人乘槎

甘孜日报    2022年03月31日

◎王家年

我在藏友家中看到一件前几年拍卖来的清代白玉雕八仙乘槎摆件,引起了我的研究兴趣。仙人乘槎源于神话传说,后来人们又将“张骞穷河源”的故事混同,都被寄予了升仙的美好愿望。在绘画、瓷器、犀角杯及玉雕中多有所见,寓意“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晋人张华在志怪小说《博物志》中记载: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二馀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馀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又传说是出使西域的张骞使用了槎。于是,引申出了“张骞乘槎”的故事。仙人变成张骞的时间,大概在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沿用此说,大量的诗词歌赋、雕塑、绘画等可以佐证。如苏轼《黄河》:“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陆游《初到荆州》:“万里泛仙槎,归来鬓未华。”杨万里《醉笔呈尚长道》:“晚风一雨生新涨,只送仙槎到天上。”黄庭坚《鹊桥仙》:“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呆女。”

由男仙人坐槎演变成女仙人,由一个人独坐变成两个、三个、甚至八个,还有猴子同槎,于是近似西方的诺亚方舟传说了,可能是文化交流的演变加上艺术修饰所致。

藏友这件藏品为和田白玉籽料,采用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透雕等多种工艺,精心雕刻出八仙乘槎图。八仙在明代的《东游记》中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传说八仙在庆贺西王母寿辰的归途中,路过东洋大海,各用自己的护身法宝,竞相渡海,各显神通。这件白玉雕整体为松槎,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树,仙鹤飞舞其间:八位仙人各持法宝,脚踏祥云,乘坐槎上,槎行于波涛澎湃间。构思新颖独到,随形就势,雕刻技艺精湛,立意新颖,惟妙惟肖,巧夺天工为典型的清代乾隆时期的作品。

“仙人乘槎”题材的摆件,还有其他材质的,如犀角、象牙、竹根雕、白玉、翡翠、水晶、白银、黄冻石、黄杨木、沉香木、紫檀木等,无论是何种材质,都是一种意境。《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槎浮于海……”后有人配一联句: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人之患,束带立于朝。这样看来反映在瓷器、绘画、玉雕、木器上的“仙人乘槎”所表现的是一种境界,一种人生的想往、一种处事的哲学……


  • 上一篇:阅读,就是力量
  • 下一篇:《三江源的扎西德勒》出版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7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