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抒写凉山的神奇与绚烂

甘孜日报    2021年10月27日

◎贾登荣

生于凉山,长于凉山的媒体人何万敏,多年来持续不断地跋涉于崇山峻岭、湖泊河流之间,“用行走的方式与凉山对话”,用图像与文字记录了凉山的季候、山河、植被、风俗,最后捧出这本非虚构作品——《凉山纪》。全书以地理作为时空坐标,以具体的人和事来勾画世居族群的历史面貌,以横断山脉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造就的文化作为历史线索统摄全书,用极具人文关怀的笔触为读者们全方位、多侧面还原和呈现了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风貌,弥补了公众对凉山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认知的空白,增添了人们对这片古老土地的向往。

《凉山纪》一书由“凉山·古道、美姑·牛牛坝、西昌·邛海、会东·老君滩、冕宁·锦屏、盐源·泸沽湖、普格·螺髻山、甘洛·德布洛莫、凉山·高山、彝人之歌”等10章组成。作者在行走凉山中,选择具有历史价值、人文意义的古道、大山、湖泊等自然景观加以书写,借以凸显凉山地理风貌的独特韵味,让人们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沧桑与深邃,神奇与绚烂。提起丝绸之路,大概国人都不陌生; 而对于“西南丝路”,估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作者指出,所谓的西南丝路,古时候叫“蜀身毒道”。“身毒”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呼。“蜀身毒道”起点在成都,终点在印度,并延伸到伊朗、罗马等。“蜀身毒道”分为东线与西线。东线经乐山、宜宾、进入秦时开辟的五尺道,过昭通、昆明、楚雄然后与西线汇合; 而西线则是经双流、新津、邛崃、名山、雅安、荥经、汉源、越西、喜德、冕宁、西昌,到达会理后,折向西南,走攀枝花,渡金沙江至云南大姚,直达大理。也就是说,“南方丝路”的印迹,早从汉代起,就已经镶刻在大小凉山深处。为了证明这一点,在“凉山·古道”一章中,作者通过自己踏访“登相营、清溪道、海棠镇、会理城、建昌城”等地,通过走访当地百姓,挖掘民间传说,查探历史遗存,逐渐勾勒出“西南丝路”在凉山的清晰印迹,让人看到了凉山历史的悠久,与外界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邛海、泸沽湖、螺髻山,应该是凉山最耀眼的几张名片,作者自然会浓墨重彩地加以书写。不过,作者并没有把全部的笔触用在对邛海、泸沽湖、螺髻山旖旎风光的描写,而把重点放在挖掘蕴藏于它们之间的人文风情。如在“盐源·泸沽湖”一章中,作者用大量真实的故事,讲述摩梭的生活习性,澄清外界对摩梭人“走婚”的误解; 在“普格·螺髻山”中,作者不但展示的这里美丽的高山湖泊、高山杜鹃等自然景观,还通过走访民间,发现这里居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山火把节的发源地。透过作者抽丝剥茧般叙述,一幅历史与现实的凉山人文史和精神史画卷,赫然铺展在读者面前,激发人们对片神奇土地的热爱与向往。

著名作家蒋蓝在为《凉山纪》写的“序”中这样说:“历史即是由‘人迹’创造的。尤其是普通个体生命的‘踪迹’,他们的恩爱情仇,很自然地成为微观史研究者的着手点,这恰恰是何万敏非虚构写作的立场与入口。”是的,《凉山纪》一书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对凉山地理风貌、人文景观的书写,更多的内容,还是关于凉山人的故事。因为作者懂得,人,才是创造世间奇迹最宝贵的资源; 人,才是赋予这片土地神奇绚烂的精灵。打开书卷,一个个充满凉山气息的鲜活人物,不绝如缕地出现,激起读者的感情涟漪。在“美姑·牛牛坝”中,作者在描写“牛牛坝”多彩风光的同时,讲述了一个彝族人吉克尔曲的故事。1997年6月4日夜幕降临的时候,吉克尔曲发现了耕地上弯曲拉开的裂缝,这引起了他的警觉。他于是仔细察看发现,屋后的院坝上也有了几条很大的裂缝; 这时,另一个村民吉觉尔也发现竹子在晃动。潜意识告诉他们,可能会垮山!吉克尔曲在回家安排自己父母、妻儿及时转移的同时,又不顾一切地跑回村里,动员其他村民转移。在他与其他人的努力下,在这场巨大的泥石流自然灾难中,挽救了近百人生命。是呵,正是有许许多多象吉克尔曲这样有智慧的凉山人,才保证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这片土地永远生生不息,活力旺盛。除了吉克尔曲之外,我们还能读到走出封闭的大山,带头致富的阿以日格;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吉克尔曲……这些普普通通的民众,在凉山大地上弹奏出一曲曲浑厚深沉的乐章!

这些年来,地处偏僻的凉山,先后涌现出了包括曲比阿乌、吉克曲布、瓦其依合、彝人制造、天菩萨组合、声音碎片、奥杰阿格、吉狄康帅、吉杰、太阳部落、俄木果果、吉克隽逸、莫西子诗、海来阿木、南玛子呷、秋风、阿夏组合、南方叶子、阿诺乐队、老彝腔组合等在国内音乐圈享有盛名的歌手、音乐人,这既成为一种“凉山现象”,也成为凉山一张崭新的名片。所以,作者专门在“彝人之歌”一章中,讲述了“凉山现象”产生的背景,重点介绍了吉克曲布与他们创建的“山鹰组合”,以及这几年名声雀起的青年歌手吉克隽逸、莫西子诗等的成长故事。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新一代的年轻彝族人,不仅有流淌在血管里与生俱来的乐感、和声共鸣、驾驭民歌及声部统筹能力,还有对外来文化强烈的感知与判断力,从而创造出既有凉山彝族特色,又符合时代潮流的音乐作品。自然,这些彝族音乐人,也用他们的歌喉,将一个淳朴美丽、原生态的凉山传播到世界各地。

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条件的制约,贫困这顶沉甸甸的帽子,一直压在凉山各民族头上。作为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凉山成为四川省脱贫攻坚最后攻克的一块硬骨头。作为媒体人的何万敏,时时刻刻关注着这场伟大战役的进程,时时刻刻关注凉山发生的翻天覆地巨变,因此,在《凉山纪》一书中,他也用第一手采访材料,报告凉山从绝对贫困走向全民脱贫的奋斗历程,让读者从中品味中国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在对凉山脱贫攻坚进程的书写中,作者没有选择诸如悬崖村等人们早已经从媒体上知晓的先进典型,而是走进基层,去发现那些在边远的山村埋头苦干,为脱贫攻坚默默贡献心血与汗水的基层党员、干部。在“美姑·牛牛坝”一章中,作者讲述了美姑县板诺洛村党支部女书记阿侯娘娘,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改变乡亲们世世代代因循守旧的陈规陋习,在移风易俗的基础上,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实现了脱贫摘帽,从而将一个贫穷的村庄打造成“全国文明村”的故事;在“甘洛·德布洛莫”一章中,作者介绍了甘洛县挖曲村第一书记杨海军不畏艰险,探访“鬼山”德布洛莫,努力探寻旅游开发之路,为群众寻找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径的故事。这些基层干部,用他们艰苦的努力,不懈的奋斗,为凉山摆脱贫困,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读着这些故事,一个充满神奇与绚烂的凉山,不知不觉便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 上一篇:意蕴深邃的文学之思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75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