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故乡的路

甘孜日报    2021年07月02日

◎武天和

故乡的路是一首歌,它歌颂了在党的领导下故乡之路的变化;它是一部活史书,记载了故乡上千年路的变迁。

远在二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故乡就有了促进民族交往的“牦牛古道”。“牦牛古道”,是故乡道路最早的历史记载。到了唐朝中后期,故乡的古道渐渐成为了“茶马交易”的通商大道之一。明朝至清朝几百年间,盘旋在故乡山间与悬崖处的古道路承载着繁重的“茶马互市”道上,人背马驮向康定运输茶叶与生活物资的重任。它是高原与四川各地互通的纽带,是行进于崇山峻岭的艰险之路。清·雍正十二年(1735年)允礼(果青王)走过这条险峻的道路时在诗中写到:“峻岭临江鸟道行”。由此可见,故乡的古老道路是何其艰险难行。

历代对故乡的道路多有修缮,仍摆脱不了生产力落后的状况。明·清两代,几百年间打箭炉(康定)作为“茶马互市”的终转站后,故乡的古道上背夫不断,源源不断的茶叶、粮油、高原特产,人背马驮地背进背出。故乡的古道上人来人往,背夫拐子的敲击声、喘息声在山野回荡。在漫长的岁月里,故乡的古道上不知留下多少背夫艰辛的述说……

1935年5月28日,故乡的古道上出现了急驰的队伍。这支队伍正是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中国工农红军”。他们以顽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在羊肠小道上迈开双脚,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昼夜兼程240里,写下了“飞夺泸定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故乡的路上,浸染着红军为中国革命胜利洒下的鲜血与付出的生命。红军长征离开故乡15年后的1950年3月22日,红军的传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踏着红军的足迹,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泸定桥头,故乡人民从此得到了翻身解放。故乡解放71个年头过去了,贫穷、落后的山乡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大山作笔,江河水作墨,写不完党为民所办实事的丰功伟绩。

故乡的变化无处不在,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路。因为路是故乡从贫困落后走上脱贫致富的基础之一。故乡沉睡在山野里残存的千年古道向人们述说着昔日路的沧桑、艰辛。而今的路,展现的不仅仅是时代的风采,更是国力的强盛。故乡因路而改变了昔日的面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纪元的开始。故乡解放后不久,英勇的18军将士与民工一道在荒山野岭、悬崖绝壁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冰雪、斗严寒,不畏牺牲,不向困难低头,以气吞山河的雄心壮志,顽强的意志,在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新,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用原始简陋的工具,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战胜了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抢修通了从雅安到康定的“雅康公路”。这段公路的通车,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为了歌颂修筑“雅康公路”英雄们的伟大壮举,乐水、时乐蒙创作了《歌唱二郎山》这首时代赞歌。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歌唱二郎山》这首歌仍久唱不衰。

二郎山公路的通车,是故乡公路零的起点,也是零的开始。在党的英明领导下,随着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政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先后修筑了“泸矿公路(甘谷地至煤矿)”,“泸(定)石(棉)公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未故乡泸定的通车里程只二百余公里(含国道318线)。路,是困扰故乡发展的拦路虎。由于故乡的路相当滞后,使本身就贫困、落后的故乡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人们急切地盼路、想路……

故乡的路,在上了年纪的本地人的记忆里是段抹不去的伤痛。在国家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出行走的是盘旋在山间的小道,依然是人背马驮。人们没有埋怨,因为都知道国家还贫穷,饭得一口一口地吃,路得一步一步地走。人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富裕了公路定能通到家门口。盼望不是梦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力的渐渐增强,特别是近些年来故乡山间的路,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像一条条彩带缠绕在山峦、沟谷,装点着“一半人间居住,一半仙景”的古老山乡。如今故乡的路是——雾在山间绕,路在云中穿。人们盼路通到家门口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故乡的公路,由解放时的“零”公里到而今的一千三百余公里。这惊人的数字向世人证实,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做到“为民谋幸福”。喜看今日故乡的路,不仅村村通了硬化公路,而且境内已通了条高速公路,现又在建另一条高速公路和“川藏铁路”。

一段路,就是在述说党恩故事。在高山峡谷,悬崖、山峦间修筑公路是非常艰难的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党向人民的庄严承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越是艰难越向前,要想富先修路,一时间成为各级党政部门主要使命。国家不惜投巨资为山乡修筑富民之路,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能做到。翻开中国历史,哪朝哪代能像今天这样为民办实事,做好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铭记历史,了解过去,才能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故乡山间的条条通村公路的修筑,是党为民谋幸福的具体载体。乡村没有公路,贫困、落后的面貌是难以改变的。

故乡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路更好了。走在故乡通村、通户硬化路上,呈现在眼前的是旧貌变新颜,昔日破旧的农家房屋已变成幢幢新房,通村致富公路使山乡农副特产走出了山野、走进了市场。


  • 上一篇:精神坐标
  • 下一篇:英雄的泸定桥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72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