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豆架瓜棚雨如丝

甘孜日报    2020年09月25日

◎张秀云

豆架和瓜棚,是乡村里最寻常的物事。乡下人家过日子,春天里都会种几畦豆角,豆角是藤蔓类植物,叶芽舒展后,几天的暖风一吹,太阳一晒,藤蔓儿就忽地窜出来了,这时候,得赶紧给它搭上架子。搭架子很简单,用竹竿或者修长的树枝,两行为一组,每棵秧子跟前斜插一支,与对面的一支人字形交叉,然后上面横一根长杆,用细绳把它与每对杆子绑到在一起,就是齐整整的豆架了。聪明的藤蔓们长了眼睛似的,顺着杆子,一个劲地往上爬,用不了几天,你再来看,就是一架新绿了。很快,就有花儿开了,豆角花是淡紫的,小小巧巧地支蓬着,跟蝴蝶儿似的,淡淡的香气招引来真的蝴蝶儿,在其中蹁蹁跹跹,假作真时真亦假,你一时竟分辨不出,哪一只会倏地飞走,哪一只会变成盘子里的一道菜。

豆角儿真能结,只要雨水充足,几天下来,一朵花就会变成尺把长的一根豆角,满架豆角长条密缀,风铃儿似的摇摇摆摆,足足够你吃上一个夏天。一架子藤蔓缠绕绿叶围裹,把竹杆子严严地遮在里面,若不仔细看,几乎认不出翠色里还包藏着一付骨架。

菜园通常种在瓜地头上。瓜地中间,有一座庵棚与豆架静静呼应着。庵棚通常一人多高,是用几根木棍搭起来的,人字形,斜坡上铺着玉米秸,用麦秸秆厚厚地苫着,两头开敞,便于观察敌情,也便于通风,棚下放一张铺着苇席的木板床。其实,瓜棚并非防贼,西瓜甜瓜等,地里结的物什,谁过来吃一个,吃不穷人,怕的是牲口糟蹋,谁家的猪、羊跑了圈,或者鹅鸭成群地涌过来,得提防着。看瓜通常是老人和小孩的事,农村的孩子,暑假里没有那么多的兴趣班要上,就三五成群地聚在瓜棚里打扑克牌,或者结伴到瓜园前边的小河里游一会水,玩累了,就到瓜田里找熟透的西瓜吃。弯下腰这个拍拍,那个敲敲,选定一个,摘下来,抱到棚下,用拳头砸开,嘿,通红的瓤漆黑的籽,咬一口,蜜汁顺着嘴角往下淌,真甜哪。

夏天的雨来得快,乌云忽地涌过来,火辣辣的日头转瞬不见了,伴着咔嚓咔嚓几声炸雷,黄豆大的雨点啪嗒啪嗒落下来了,继而连成线,密成网,成了瓢波一般的大雨。吃得肚皮溜圆的孩子们,坐在棚下的凉床上,望着外面密集的雨线,无聊地晃荡着双腿。这时候,如果有个老人在,孩子们便有兴致了,会缠着老人讲故事。老人们讲的故事通常都很“老”,诸葛亮施空城计,花厘猫换掉太子,听得孩子们眼瞪着,嘴张着,魂被勾走了似的。一会儿,雨住了,云收了,天空放亮了,太阳复又挂在天空,依然火辣辣得刺眼。跑出去一看,啊,洗过的瓜田真绿,每一片叶子都干净得放光,圆滚滚的西瓜一个一个,大得喜人,而天空蔚蓝明静,一道彩虹赫然挂在天空。这时候,蓝空下瓜田上,蜻蜓成群结队地飞过来了,黄蜻蜓红蜻蜓,还有那种大个的浑身透着玄幻色彩着的钢蓝蜻蜓,惹得孩子们兴致勃勃,赶紧分头去捉。飞累了的蜻蜓,有的栖在瓜叶尖上,有的抱住瓜棚上一只翘起的麦秸秆,亭亭而立,不一会儿,大家复又聚拢来,手里都有收获。

渐渐地,秋来了,园里的瓜卖完了,孩子们也开学了,瓜棚寂静下来,偶逢细雨淅沥,干活的农人会进去躲雨,坐下来抽一支烟。瓜棚完成了它一夏的使命,只等下一个瓜季,与长高了一截的孩子们再重逢。而秋雨绵绵,那些豆架上的豆角们,也失去了曾经的青春,叶子稀了,秧子黄了,掩在里面的竹架子露将出来,农人们三把两把扯掉藤蔓,拔掉根秧,要腾出空地种白菜萝卜了。那些竹杆被拔出来,扎成捆收好,等到来年,再用它撑起一架翠绿……






  • 上一篇: 丝瓜闲话
  • 下一篇:当旗袍遇上剪纸:两种传统文化遗产碰撞新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