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京味”生活的浓郁画卷

甘孜日报    2019年12月10日

     ◎刘昌宇

    刘一达善于从一墙一跺、一草一木里汲取人文素材,继而展开他轻车熟路的京式言说。他把笔触深入到北京的胡同,在这人文荟萃的地方,每一垛基石,每一处小巷,都深蕴着历史的久远,展现着风物的璀璨。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平凡的歌者,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传承着京味文化,书写了隽永的诗章。透过他们情趣盎然的小资生活,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京城人的品格、气质和精神。

     被称为“京味文学”第四代传承者的刘一达,在其新作《人五人六》里,以其浓浓的京腔京韵,在有情有趣中,充分展现出北京人的做派和德行。三十四篇散文,娓娓说道着胡同里的凡俗小事,悉心勾勒着市井细民的生活原貌,在追溯历史缅怀风物中,幽幽散发出馥郁芬芳的京味儿。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刘一达对京城始终深怀着浓烈的感情。老北京的故事和语言,时时都在浸润着他的心,让他魂牵梦萦难以释怀。本书中,刘一达聚焦京城平民生活,用京味儿十足的语言,说道着草野民间的人生百态、生活岁月的琐细庸常。于是,在他灵动的笔下,社会各阶层人物纷纷从幕后走向前台,以各自不同的生活境遇、人生走向、命运沉浮丰富着我们的视野。打拳的金二爷、酒虫儿老胡、胡同里扫街的老人、蹬三轮车的板儿爷、面临退休的老主任……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人生追求不同,理想信念各异,他们当中有拾金不昧的、有地道仗义的、有江湖侠义的;也有失了初心的、虚荣逞能的。刘一达通过对静寂岁月的细心描摹,高度还原了皇城根下,老北京人丰富多彩的京式生活,朴实生动的叙描里,真挚热切的铺陈中,尽展时代的风云与变迁。

      刘一达善于从一墙一跺、一草一木里汲取人文素材,继而展开他轻车熟路的京式言说。他把笔触深入到北京的胡同,在这人文荟萃的地方,每一垛基石,每一处小巷,都深蕴着历史的久远,展现着风物的璀璨。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平凡的歌者,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传承着京味文化,书写了隽永的诗章。透过他们情趣盎然的小资生活,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京城人的品格、气质和精神。沿着刘一达的笔墨,淌过岁月的长河,回望胡同里的每一缕剪影,一颦一笑里,曾牵引出多少温情的目光!忘不了性格豪爽的福大爷,一生无忧无虑,整日笑笑呵呵。然而,却在胡同改造拆迁时,为了一颗六十多年树龄的槐树而抱树痛哭,护树爱树的背后,是对人间草木的深沉挚爱,更是对胡同文化的执著坚守。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靳爷,这位老实厚道,乐于助人的北京爷们,以做人“地道”为荣。帮了左邻右舍后,只要有人说句“靳爷真地道”,他便“比喝了二锅头还痛快”。后来,“地道”的大爷因为做好事突发疾病猝然长逝,但却以灼热的济世情怀,把“地道”的形象长留在大家的心里,也让那份温暖珍存于世间,散发出夺目的光采。回眸这些平凡而闪光的一个个故事,曾演绎出几多动人的传说,又牵怀出多少热切的期盼。那些树、胡同、人,也曾在无数次的相依相伴中,共同绘就出京城生活的浓郁画卷。而作品中所洋溢出的独特生活趣味、文化性格、处世哲学,则力透纸背地镌刻出几代北京人的精神图谱。

     “人五人六”本是个贬义词,多指人装模作样假正经,用北京话来说,就是“装大个的”。但用在这本书上却恰到好处,将老北京的市井模样巧妙地概括了出来。《人五人六》的叙述时间横跨新中国成立前后,岁月更迭里,那些被大历史牵动一生而仍然冲淡怨怼、笑对夕阳的老人,像那些待拆的胡同和待伐的老树一样,始终活在我们多情的记忆里。陈年往事、旧京掌故,随着光阴慢慢游走,渐渐迸发出美丽的光华。刘一达深得“京味文学”真传,在《人五人六》中,以其典雅有趣、娴熟地道的京味语言,刻画了一众北京人的鲜活群像,饱满圆润里,透着股清清爽爽的生活味儿。正如刘一达所言,“能咂摸出滋味儿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对于《人五人六》而言,其中在人生苦涩中的宽容与乐观或许正是京味儿文学的滋味儿。

      追随着历史大漠里的吉光片羽,让心沉绽在波澜不惊的岁月深处,捡拾起那些朴实而真切的文字,从刘一达原生态的叙写中,去感受到他在时代变迁下的感悟与反思,深沉的感怀中,《人五人六》无疑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可贵的历史存照。


  • 上一篇:绝代芳华的美丽与哀愁
  • 下一篇:成事的思维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