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夜宿西宁

甘孜日报    2019年11月12日

 ◎张建国

      西宁取“西陲安宁”之意,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锁钥”之称。西宁古称“湟中”,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

      出了兰州城,径直奔向西宁。车过甘肃境内,从感觉上是一路在下坡,但兰州的海拔市区是1520米,西宁的海拔是2295米,换言之,这是我视觉上的错误。其实,车右的湟河就是从西宁附近的湟源流经此的,按此推理,应该是越走越高了。

       天色越显阴霾,像是要下雨了,沿途的杨柳随风飘拂,湟河里的滚滚浊浪,欢快的相互追逐和击打着,一路向前。

       一路西上西宁,感觉植被好了许多,沿途的庄稼和人家也多了不少。

       抵达曹家堡机场时,一场小雨沙沙的撞击着疾驰的车窗。这让我从玉树、格尔木、德令哈、敦煌、武威,一路走来基本上40度左右的高温,加上沿途干渴得脚踏下就尘土飞扬一样的焦渴心灵滋润了不少。真正算来,此前在敦煌一段10来米长的路上飘洒了5、6粒雨之外,这场持续了十多分钟路程的雨算来就是我们此行西北所见的甘霖了。曹家堡临雨,喜悦的心情伴随着细雨,润湿了我的心田:“如沙小雨敲窗急,大美青海苍茫际。曹家堡机场依稀,六十里风尘清新”。

      沐浴过曹家堡喜雨后,怀着憧憬和期盼,在夜色掩映中我们进了西宁。

      初进西宁,感觉就同先前听说的一样,破旧而杂乱。不过进入市中心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晚饭后,已是9点过了,灯火阑珊的西宁城更展示出她的魅力。很累,加上要记录日记和洗衣物,也就放弃了夜逛西宁的念头。

     午夜时分,万籁俱静,记录着当天的所行、所观、所感时,突然听见轻击窗户的“沙沙”声,原来是又下起了小雨,在这祥瑞的细雨中,西宁市的夜色更平添了几多温馨和浪漫。

     西宁市是青海省会,地处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两山对峙之间,属祁连山系,黄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东贯穿市区,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

西宁历史悠久。商周秦汉时期,河湟地区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带。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将军在此设西平亭。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设西海郡。唐初(公元619年)建鄯州,成为青藏高原与中原的交通中转站。五代北宋时称青唐城,是吐蕃角厮罗的国都,成为东西商贸交通的都会,兴盛一时。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军进入青唐城,改称西宁州(取名西方安宁之意),建陇右都护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西宁府,1914年裁西宁府,设西宁道。1926年,撤销道,改为西宁行政区,设西宁行政长官。1946年西宁改县为市,成为青海省省会。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仍作省会。

      西宁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三大结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移民人口达100万之多,有汉、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4.36万人,占总人口25.55%。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并存,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

西宁取“西陲安宁”之意,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锁钥”之称。西宁古称“湟中”,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

     今天的西宁市为兰青铁路终点、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起点,依然是通往青藏高原腹地的交通要冲。西宁周围群山环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是天然的避暑胜地。西宁市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游览点有北山寺、东关清真大寺、马步芳宅邸等,湟中县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圣地,著名的青海湖距西宁市151公里。

      西宁是一座有着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古称西平亭,曾是汉后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地方、南凉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丝绸南路的要道、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门户、河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


  • 上一篇:争夺狼王
  • 下一篇:古寨日麦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