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尼瓦尔唐卡

甘孜日报    2019年08月15日

      ◎刘忠俊

      尼瓦尔唐卡是世界佛教美术中一支传承时间极长、风格演变独特、对西藏绘画有着极大影响的宗教绘画。局限于历史尘霾的淹没、受阻于雪域交通的艰难,长期以来,我们对尼瓦尔唐卡缺乏详细的认知。而今,得益于交通顺畅、信息传播灵敏,古老神秘的尼瓦尔唐卡也逐渐清晰在我们的视野里,其悠久、率真而极具生命活力的美感深深打动着观者。

      缘起与蔓延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尼泊尔的蓝毗尼,所以人们常常说:蓝毗尼是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则是佛教兴起的摇篮。在加德满都的山谷之中,生活着一支最古老的、被称为“尼瓦尔”的原住民族,他们世代受佛陀的荫佑,快乐地生活在喜马拉雅南麓之中。尼瓦尔人的金属工艺和绘画艺术的造诣非常之高,尤其是绘画。他们在佛陀寂灭五百年后,依凭经典文献的描述来绘制佛陀的神貌特征、生平奇迹和恢弘思想。信仰佛教的尼瓦尔人往往会聘请画师绘制所需的佛菩萨法像。作品绘制完成,再请僧侣举行一些传统宗教开光仪式后敬献给寺院,这些绘画作品被称作“波哇”,即后来西藏被称作的“唐卡”,汉语意即“卷轴画”。

      公元631年,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为妃,公主带来的陪嫁里,就有一幅彩绘的“波哇”《帕巴鲁给夏阿》。这幅“波哇”应该算作从尼泊尔传入吐蕃最早的唐卡了。此外,赤尊公主还带来了一大批从事佛教艺术的尼泊尔工匠。尼泊尔艺术也就逐渐融入于西藏的壁画和唐卡中,开启了南亚风格的佛教艺术在藏地的初次兴盛。

      公元十二世纪,印度帕拉王朝覆灭,佛学中心超戒寺被破坏,大批佛教密宗大师和佛教美术工匠逃亡尼泊尔,使得尼泊尔马拉王朝时期的佛教密宗进入全盛时期,同时也完成了佛教艺术核心从超戒寺转移到尼泊尔。公元十三世纪,掌握西藏政教大权的萨迦派推动尼泊尔绘画风格在西藏的再次传播。尼瓦尔艺人大量进入西藏,并参与完成了萨迦寺、夏鲁寺、江孜白居寺、艾旺寺等核心寺庙的壁画创作,为形成西藏绘画中的“夏鲁风格”“江孜风格”以及“齐吾冈画风”奠定了基础。

      元朝统一西藏,大元帝师八思巴极其重用尼瓦尔艺人。其中阿尼哥是当时尼瓦尔最有名的绘画和工艺美术者,被视作“工巧天毗首羯摩”在世间的化身。八思巴不仅委命阿尼哥建造萨迦金塔,还把阿尼哥带到了北京城。阿尼哥在北京不仅主持设计、修建了妙应寺白塔,还培养了刘元等许多中国弟子,于是尼瓦尔的梵式造像风格,也深刻地影响汉地和蒙古地区的绘画。

      清净的庄严

      尼瓦尔唐卡中佛、菩萨的造型,与印度帕拉风格造像有很大的不同。在尼瓦尔唐卡绘画中,佛菩萨的全身造型是在保留传统S形的基础上,加以夸张的身体曲线和娇美的动态。所绘佛像庄严清净、造型严谨;所绘度母、文殊的姿态优美如弱柳扶风;所绘护法、佛母在忿怒中激荡着驯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之前佛教艺术的帕拉风格绘画中的脸型普遍是方正偏长的,而在尼瓦尔唐卡里,脸型普遍是方正偏短。偏短的方脸会让五官显得更加集中一点,特别是眉额比较大、眼睛位置下移,这样的感觉有点近似于婴儿的面部比例。而眉骨、鼻骨高挺,又不似儿童,这样的面部特征其实和尼国人的长相比较接近。也许是尼瓦尔人善于观察、擅长描摹的天分,逐渐把本民族沉静的性格与容貌,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了唐卡,产生了新的风貌。


  • 上一篇:读《诗经》十亩之间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