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我与《甘孜日报》

甘孜日报    2018年05月01日

◎尹向东

那时候我二十一岁,在银行工作。至今我仍然清晰记得在《甘孜日报》发表第一篇稿子的情形。我写了一篇关于抗火英雄赖宁的散文,工工整整誊抄在方格稿签上,怀着忐忑的心情,投入邮箱。我得到通知,稿子将在某期刊出。总感觉那一天阳光明媚,这是记忆的一种错觉,更准确地说,是心情的写照与投射。我把这消息告知了父母,在砖厂工作的父亲那一天专注地等在办公楼前,张望着邮递员的到来。我则一次次从银行跑向邮电所。终于拿到报纸时,看见自己的名字,那是一种异样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那天下班回家,从银行到砖厂,我走在这条熟悉的路上,总感觉每一个人都在看我。从那以后,阅读每天的《甘孜日报》成为我重要的生活。

没想到这一写,竟注定了我毕生的追求。还记得当时副刊的编辑是窦零,像窦零、杨丹叔等等,这些大名鼎鼎的名字每天从报纸上见到,让我向往不已,我在脑中按自己的想象勾勒他们的光辉形象。我同样不知道他们后来成为我生命之中极其重要的朋友。

从写赖宁,到写各种散文、散文诗以及诗歌、微小说等等,我渐渐成为《甘孜日报》副刊的常客,也成为《甘孜日报》广大读者心目中的作家。因报纸篇幅所限,我后来写中短篇小说,去各刊物发表,渐渐在《甘孜日报》发表得少些了,我还记得许多人见我,总爱问:“最近怎么没在报纸上看见你的文章了?别放弃,坚持下去,要不然就可惜了。”我知道他们那颗激励的心,我同样知道,无论在怎样大的刊物发表作品,在甘孜人的心目中,都抵不过《甘孜日报》,这是一种亲切,一种贴着肌肤的温暖。

作为《甘孜日报》的老作者,不仅与编辑们成为朋友,报社好几届的总编,也都是好朋友了。从郭昌平、阿莲、陈思俊、根秋多吉,到现任总编洼西彭错、扎西、田杰等,无一不好。这是另一种亲切,虽然与《甘孜日报》社没有工资关系,却总感觉自己是其中的一员。因此,报社的发展,也是我重点关注的,从昔日小报,到后来的大报、彩报、日报,每一步都凝聚了报社人的心血。从万元找寻《康定情歌》的原作者,到万元找寻办报点子。这些大手笔,不仅引起了州内州外广泛的社会影响,更彰显了《甘孜日报》人草原般宽阔的胸怀。作为一个纯文学作家,我当然更关注副刊的变化,从昔日的“雪花”,发表各类短小、精美的散文、诗歌等,到现在的康巴周末,整版推出各类甘孜州的文化资源,不仅由业余作者供稿,更有报社专业记者深入考察,写出专题的文章,可以看到,报社副刊从最初的寓情,发展到对自身文化的深入挖掘,一张报纸,已把传承和弘扬康巴文化、为未来夯实基础资料的历史重任担到了肩上。这是《甘孜日报》所有人员的精神写照,也是他们超越了职业的情怀。








  • 上一篇:与你同行
  • 下一篇:在泸定,我看到红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