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为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甘孜日报》    2014年10月31日

——考察我州定向培养人才学校见闻
   ■ 记者 杨珂
   引子
  为有效缓解专业人才量小质弱现状,大力促进本州学生就业,全面推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发展,为实现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长治久安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州委、州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用连续四年的时间为全州各行各业培养1540名“靠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紧缺专业人才。如今2013年入校的第一批学生已经学习一年,2014年的定向学生也已入校。这些学生们在学校的情况如何?该计划实施情况怎么样?10月28日开始,由家长代表、基层干部代表、宗教界人士代表、农牧民群众代表、县级干部代表等人员组成的考察团走进了参与培养人才的学校,记者也跟随前往,考察的第一站走进了四川民族学院,参观了民族学院的校园建设,了解了专业设置、软硬件设施等情况,并与学院的领导、教师、学生代表及行业主管部门,围绕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学生的管理、课程设置、就业安置等进行了交流座谈。
  课堂还原生活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原告扎西,你是什么时候来康定的?”“2005年随父母到的康定!”……“被告扎西,你和你的同伙当时为什么会想到抢劫被害人?”“当时是我朋友的一个表哥提议的,他在这所学校上学,对当地的环境比较熟悉,而且认识我们抢的那个人!”……这段对话来自四川民族大学的一场模拟法庭上,此次模拟法庭里的所有人物都是四川民族学院政法系法学藏汉双语专业的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是他们的必修课,也是他们展示自己法学知识的时刻。
  这个本科专业截止2014年已招收272名学生,2014年招收的我州定向学生42名。专门为我州藏区培养具有一定法学知识、藏语基础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能熟练使用藏语,能在政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任职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这些学生们除了学习法学专业课程外,还设置了《汉藏法律口译技能》、《藏区公证与律师工作概论》、《民族法学》等特色课程。除了学校里的“模拟法庭”外,学校还正在建设“汉藏双语法学实验室”,在校外还有州中级人民法院、州检察院、州公安局等13个双语法学实验基地,保障了学生的实践实训需要,让这些定向培养的学生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就能上手工作。
  做到有所用
  培养乐于奉献的人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四川民族学院2014法学藏汉双语专业学生罗志强说:“现在我们藏区缺乏法学人才,更缺乏的是藏汉双语的法学人才,所以现在我们又要学法学,又要把它翻译成藏语,课程那些都挺好的。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了这样一个好的机会,所以我想好好把握,回去为家乡做点贡献。”四川民族学院2014法学藏汉双语专业学生康拥拉姆说:“当初在高中学校听说四川民族学院有定向招生的时候,我就选择了它,因为我觉得毕业以后可以为自己的家乡服务,我们那里是藏区,乡亲们不太懂汉语,我可以为他们翻译,把法学法律知识传播给他们,我觉得我很幸福。”
  通过在学校的参观和观摩法学藏汉双语学生们的课堂,考察团代表们对定向培养的学生们在学校的情况表示肯定。州委常委吕芙蓉指出,我州定向培养紧缺专业人才的标准是,要培养出思想合格,专业扎实,学以致用,扎根基层,服务康巴,乐于奉献的人才。在办学方向上要与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定向培养的专业设置要与地方需求紧密结合;师资队伍建设要与服务社会的能力相结合;定向培养要与改革相结合。要进一步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学生学习、老师授课的竞争激励机制,要更加重视理论和时间结合的模式,管好、办好、培养好已经招收的定向学生。
  • 上一篇:两百名藏族姑娘追逐“空姐梦”
  • 下一篇:善始善终 善做善成